这种不是肿瘤的瘤你知道吗4月15日周五

冬天,血管骤然收缩将导致血压突然上升,在本身有高血压患者的身上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这时候脑卒中的发病率会达到高峰。脑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表现。脑动脉瘤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变化极易破裂。

01.

什么是脑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并不是肿瘤,而是指脑动脉血管壁的损伤或病变,导致动脉壁的异常膨出,由于膨出部位多数像个瘤子,所以我们称之为动脉瘤。

动脉瘤有囊状的,还有梭形的,还有蛇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特殊形态。

脑动脉上长瘤正如汽车轮胎鼓了一个泡,行驶过程中随时都有爆胎的风险。所以它是颅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02.

那它又是怎么形成的?

目前仍不清楚确切的发病机制,但总结均可归纳为血管壁本身出了问题,犹如车胎鼓包,存在局部的薄弱点,可以是血管本身的先天发育问题(先天性),或血管的正常老化(如动脉硬化),或突然的外力作用受损(创伤、感染等)。

动脉瘤好发于脑大动脉分支或分叉的隆突处,此处是血管壁的薄弱部位,即中层缺陷和血流冲击点,如果内弹力层退化,就会逐渐膨出而形成动脉瘤。但我们目前仍无法预判是否存在血管壁的问题。

03.

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动脉瘤未破裂前,一般没有症状,有的病人会因为动脉瘤逐步增大过程较慢,压迫脑组织引起特殊部位的损害表现。动脉瘤扩张到一定的程度会破裂,像吹气球,气球如果吹得太大了就破了。动脉瘤越大,血管壁就会越薄弱,血管壁会承受不住压力,于是就发生破裂。

一旦发生破裂,血液从血管内进入蛛网膜下腔,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炸裂样疼痛,脑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可达30~50%,幸存的患者中仍有高致残率。

由于破裂是不可预测的,因此称之为“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动脉瘤破裂后所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比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等。此外,动脉瘤体积过大还会对周围的神经、脑组织造成压迫,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陷。

04.

如何发现脑动脉瘤及预防破裂?

目前临床上常通过头颅CTA、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进行诊断,其中,CTA、MRA是无创的检查,DSA是有创的检查,但是DSA最能反映动脉瘤的特征。

05.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

先天性发育和血流持续冲击这两个因素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但是其他方面我们还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要控制感染的发生,医院就诊,防止感染性疾病对血管的损害。

第二,要注意动脉硬化的发生,要改变现有不良的生活,比如吸烟、酗酒、高脂、熬夜以及缺乏运动等等。

第三,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遭受重大外伤,尤其是头颅外伤。

06.

治疗方式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传统的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的手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而且开颅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都将介入治疗作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首选治疗选择。

那么什么是神经介入治疗呢?神经介入是一种新兴微创技术,简单地讲,就是在大腿根部开个小口,造影后在CT等影像设备的实时引导下用导管导丝从股动脉进入,通过身体大血管到达脑部的血管,再进行造影、栓塞等方法治疗动脉瘤。

但是不能盲目选择介入,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

选择开颅夹闭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从患者年龄、动脉瘤部位和大小,以及医疗机构水平和设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a.)动脉瘤夹闭术

b.)动脉瘤栓塞术

c.)支架辅助

后两种都属于介入手术

专家介绍

王真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擅长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复杂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颅底肿瘤的手术。

医院名医馆坐诊专家

门诊地点

医院城西院区门诊二楼名医馆

最近出诊时间

4月15日(周五)上午9:00-11:30

定期坐诊,具体时间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ncx/10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