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责任编辑:王树威
编 辑:王树威
投 稿:王 娜(宣传科)
神经外科一疗区抢救危重病患纪实
脑动脉瘤被喻为潜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造成颅内出血,死亡率很高。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一疗区分别运用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两种技术手段成功开启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生命之路。
紧急
手术3个半小时成功拆弹!
“能听到声音吗?来,跟我握手。”在听到医生的指令后,刘大爷准确地作出了反应。很难想象,几天前他因脑动脉瘤命悬一线,在鬼门关走过一遭。
3月21日早8时,69岁的刘大爷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医院行颅脑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血管CTA明确“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医生建议进行介入手术,医院为介入中心,不进行开刀手术,因患者是松原人,考虑本身经济原因,家属想选择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的开颅手术,同时也了解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手术开展较为成熟,家属紧急跟松原院方联系,从哈尔滨驱车几百公里历时近四小时,一路舟车劳顿,医院救治。
17时44分,患者急诊入神经外科一疗区,主任孙景志迅速接手患者,并再次检查明确颅内动脉瘤形态及周围血管分支情况。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家属意见,虽然开颅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拆除这一不定时炸弹却刻不容缓。孙主任第一时间与手术室联系,开启快速通道,为患者争取每分每秒的宝贵时间。
←
↓
动脉瘤夹毕术
术前图
动脉瘤夹毕术
术后图
21时30分,手术由孙景志主任主刀在全麻下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拆弹”过程极为惊险,动脉瘤壁“薄如蝉翼”,医疗团队小心翼翼,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手术顺利,炸弹拆除!整个医疗团队终于舒展了一直紧绷的神经。
凌晨1时15分,手术结束,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给予精心的护理治疗措施,24小时的战场,紧张、忙碌、坚守,患者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在患者意识好转后鼓励并协助其下床活动。经半个月治疗,患者神清语明,四肢无瘫,病情逐渐好转,目前已准备出院。
诊断、治疗、手术、护理……神经外科一疗区团队就这样与死神搏斗,护佑生命禁区,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凶险
脑内“炸弹”突然引爆!
无独有偶,3月15日20时许,有一位患高血压病史3年的伊阿姨,因突发意识不清被家人急送入院,急诊第一时间进行颅脑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栓塞术
术前图
脑动脉瘤栓塞术
术后图
此时患者已陷入深度昏迷,恶心伴有呕吐,瞳孔散大,四肢不动,生理反射消失,呼吸不规整,下颌式呼吸,病情进行性加重,处于Hunt-HessⅤ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孙景志主任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将患者推至重症监护室展开针对性救治,抢救紧张而有序,医护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动作麻利,插口咽通气道、吸痰、留置导尿、安装监护……血压高达/mmHg,血氧饱和度低至48%,情况十分危急。“0.9%氯化钠注射液ml、乌拉地尔mg缓慢静点,可拉明、洛贝林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46ml,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4mg缓慢泵入……安定10mg静脉推注……”孙主任下达医嘱紧急处理。经颅脑血管CTA和DSA检查,进一步诊断为“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在和患者家属做有效沟通后,家属同意手术治疗。孙主任立即召开科内专题会议,详细研讨手术方案。在全面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工作后,于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手术很成功,患者被安全转到该科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救治。
术后,医护人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