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9日,医院援滇医医院顺利完成半年医疗援建工作。回想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抢救过的每一个病人、每一次教学查房和业务培训、与同事相处的朝朝暮暮,检视自己在这里留下的新技术和理念,感到每一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推动各科室专科建设
1、内一科神经专科建设:内一科主要收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科专科建设比较薄弱,对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均缺少诊疗规范,而且缺少治疗帕金森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重症肌无力等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药物。这半年主要围绕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进行院级培训4次,科室业务培训14次,教学查房余次。目前病房病种增多,如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等。注重科室医生发散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的培养。如震颤患者病因排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动脉瘤的排查、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胸腺瘤的排查等。目前内一科已成功筛查多例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胸腺瘤致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并及时转院,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2、脑卒中中心建设:
医院提质达标考核的重要一环是脑卒中中心建设,而溶栓技术是脑卒中中心的必备能力。初来之时,医院还没有开展。县医院缺少溶栓药物,溶栓流程不健全,对溶栓操作缺少经验。把溶栓技术顺利开展起来并将这项技术在这里沉淀下来,更好造福百姓是工作的重点。首先建立溶栓团队。溶栓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内外科、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明确各科室在溶栓团队中的分工。健全溶栓流程,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开设急诊绿色同道,各项评估、检查、化验优先完成。通过院前急救、多学科合作及静脉溶栓流程的讲座,让大家熟悉流程和操作规范。随后进行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实地演习,从演习中查缺补漏。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患者。我们在3月7日顺利完成一例急性房颤脑栓塞患者的溶栓,患者预后非常好,基本恢复至发病前状态。继3月7日完成第一例溶栓后,截至医疗援建工作结束,共完成6例溶栓,医院在各个科室合作下独自顺利完成,说明医院已经掌握这项溶栓技术。对于部分溶栓效果不好的患者,县医院医院形成合作单位,对于NIHSS评分高,溶栓效果不好的患者,即医院行取栓治疗。医院的成功开展在上海合作交流平台、沪滇扶贫协作(大理联络小组)平台、中国网、大理广播电视台等多家网络平台报道。
3、病理科专科建设
医院是一医院,也是剑川县唯一一医院,应当承担整个县的病理诊断工作。但是,病理科设置以来,就隶属于检验科,被称为病理室,且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资质不符合质控要求,档案管理混乱,硬件设施和参考书严重不足,开展的项目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病理科的用房面积、空间设置、档案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病理申请单、病理切片和蜡块都是病历的一部分,由于其特殊性保存在病理科。此前的病理蜡块分装在一个个塑料袋中,堆放在纸盒内,非常的混乱且不利于调阅管理,存在严重的隐患。
建立病理档案借用制度,消除档案丢失、损坏的隐患,合理调整科室布局,为新项目开展腾出空间。显微镜是病理医生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此前病理科只有一台单人显微镜且用了多年,镜头模糊,无形中增加了病理诊断的风险且不利于带教。在医疗队病理科张医生建议下购买了3人共揽显微镜,大大提高了阅片带教的效果。
病理科的业务涉及所有的临床科室,病理医师需要具备非常广的知识面,因此病理参考书对于病理医师的成长尤其重要。向医院申请购买了一套病理参考书,包含组织学、细胞病理学及各系统的病理学,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查阅需要。
阅片、书写病理诊断报告是病理科另一项基本工作,得出最终正确的病理学诊断,需要病理医生具备组织形态辨别能力、病理理论知识的储备和临床知识的储备。在带教阅片的过程中,每一个病例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都进行详细讲解,逐字逐句的修改病理报告,甚至于带着医院的医生一起查阅参考书。对于一些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要求医院的病理医生了解。个别特殊的病例,医院的病理医生一起去病房询问病史,并与影像科和临床科室的医生共同讨论。
4、麻醉科专科建设
麻醉科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对于一些紧急病症的麻醉处理或抢救用药的使用规范还欠缺认识。考虑到许多问题的根本解决可能需要较长的培训周期,还牵涉到本地区医疗病种较为单一等等的客观因素,医疗队麻醉科朱医生结合上海交通大医院的治疗操作规范,并参考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的精神,制作了一份较为详尽的用药常规,打印塑封后张贴于每个手术室或者需要开展麻醉业务的手术室外相应房间如内镜室等,让他们科室执业人员能做到经常阅读反复熟悉加深印象,若遇到相关情况也能第一时间根据常规进行较为合理的用药处理。此举得到科室成员的一致认可。
进行专业知识梳理,开展一系列业务培训讲座。并医院的医院麻醉科医生进行分享,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完成业务学习及疑难病例培训30余次。麻醉临床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期间不单单是包含上级医师的指导,专家的培训讲课,更是对于平时点滴的及时总结和梳理,很多体会和经验需要从专业书本中去获取,针对自身的继续教育是需要一名麻醉医师贯彻职业生涯始终的,医院麻醉科的一贯宗旨,这种理念也传递给医院麻醉科的同道们。由于当地缺乏购买大量麻醉专业书籍的条件,医院麻醉科主任罗艳教授同意,依托瑞金麻醉科的支持,先后捐赠专业书籍70余本,医院医务处的帮助全部放置于手术室办公室内供大家随时取阅学习。县医院为了感谢瑞金麻醉科的爱心捐赠,医院领导赴剑川慰问期间特地向麻醉科主任罗艳教授赠送了锦旗。
5、眼科专科建设
医院眼科的医疗设备相对比较齐全,有独立的手术室,包括手术显微镜和超声乳化仪,能够开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内的大多数眼科常见手术,检查仪器也比较齐全,有B超,眼底照相,非接触眼压,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裂隙灯,直接和间接检验镜等设备一应俱全,医院眼科的所有诊断和治疗。眼科王医生,通过专家门诊、院内会诊、定期眼科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科内讲座等,在青光眼的药物治疗、前葡萄膜炎的诊治、眼科术前抗栓药物的管理、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医院眼科的诊疗水平。
6、护理部建设
医院各科室护理部后,发现各护理部有多个共性的问题,与护理部及院领导进行沟通,对一些问题进行统一整改;1)医疗垃圾的处理:在治疗车上新增了带盖的医疗垃圾桶,方便护理人员操作后及时处理医疗废物;2)护士长台账:以往护士长台账是护士长申领本子后进行记录,本子各种各样,不统一,现护理部统一发放护士长台账本,封面、格式全院统一,方便护士长使用以及质控检查;3)高危药品的管理:之前高危药品仅登记清点并不上锁,存在安全隐患,且基本上每个病区都有氯化钾的高危药的备药,建议统一进行上锁管理,避免安全隐患。
由于急诊科的布局问题,肌肉注射室和诊室内患者隐私保护缺失,患者及家属可自由出入护士台及治疗室,患者的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为改善这一情况,现肌肉注射室和诊室内放置有移动屏风保护患者隐私。县医院血透室是一个刚刚扩建的科室,从原来的3个床位扩建到现在的10个床位,护理人员的操作、私药的管理均不够规范,现在血透室新增了患者私药登记本对于患者私药的接受、使用和清点进行了管理;对于血透上机的流程,调整装机顺序,规范操作,保证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血透结束后用药,新增治疗单,使用药时患者的身份核对更规范。
这半年完成9次业务培训,培训人次共计人。对9项业务技术进行改进,如口插管固定方法、气切套管固定方法、高危药品上锁管理、治疗车使用加盖垃圾桶处置医疗废物、全院使用统一的护士长台账本、血透管封管技术、血透室私药登记本、血透室使用三通上下机,节省人力优化流程、口服药药杯全院统一时间和颜色。
二、开展新技术
1、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技术治疗肌张力障碍
除了前述急性脑梗塞或脑栓塞溶栓技术外,神经内科谭医生带领内一科医生开展了肉毒素注射肌张力障碍技术。肌张力障碍是一类少见疾病,但是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如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等比较常见,而且这类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位教师因睁眼困难,外院考虑重症肌无力,实际上是眼睑痉挛;一位公务员颈部疼痛伴头昏,外院诊断脑供血不足,实际上是痉挛性斜颈;有面肌抽搐影响外观的;有眼睑痉挛不能睁眼,行走困难的;有因眼睑痉挛,畏光,流泪,需佩戴墨镜的。对于这些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肉毒素治疗是首选方案。以上患者经肉毒素注射治疗后,完全改善。肉毒素注射治疗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作医院顺利开展,以后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开展无痛胃肠镜技术
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帮助麻醉科调整并优化无痛胃镜麻醉的实施方案。开展了本单位第一例无痛麻醉下结肠镜检查。患者为一中年男性,无重大基础疾病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本次为其第一次行内镜检查,整个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迅速,无特殊不适主诉。此举既协助本单位消化科开展了新业务,也大大方便了本地群众的就医需求。
3、病理科开展多项特殊染色、细胞蜡块制备等新技术
医院病理科,长期以来只做常规的HE染色和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巴士染色,远远不能满足病理诊断的需要和临床需求。结合医院病种的实际特点和临床最迫切需求,开展了5项特殊染色(幽门螺旋杆菌美兰染色、网状纤维染色、抗酸染色、PAS染色、六铵银染色)医院病理科引进了琼脂糖法细胞蜡块的制作。
三、多次参与抢救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即便是休息时间,只要患者需要,医院参与抢救。多少次,有急重症患者,县医院负责医疗的领导、对口医疗队队员都赶往急诊参与诊治。援滇期间,参与多次抢救,晚上为肌酐多的患者紧急留置血透管透析的抢救;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宫外孕手术患者抢救;急性脑卒中紧急溶栓;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大动脉瘤,动员各科室力量护送转院等等。回想这一幕幕,惊险、紧张,但每一次在医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人都转危为安。抢救患者的同时,医院医护人员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四、远程会诊
县医院有很好的远程会诊平台,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或慕名求医的患者,医院相应的专家进行会诊。这半年共请求疑难会诊病例10余例,包括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矽肺、颅内恶性肿瘤、地中海贫血、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下降等患者,涉及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风湿科等多个科室。远程会诊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边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及远程医疗带来的便利,为患者节约了看病的时间和往返费用,减少病人痛苦。远程会诊平台会继续为剑川县百姓的健康服务。同时,远程高质量的会诊,也医院医生参与,在专家会诊过程中,增长业务知识。同时,利用远程会诊医院开设的远程教育课程。医院帮扶对象,可以免费参加远程教育,医院医生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五、义诊
参加羊岑、弥沙、象图、马登、医院等地义诊,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半年来义诊人次达余人,在义诊和巡回医疗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辛苦和肩负的责任,看到各级党政机关、卫生院、学校等为脱贫攻坚不辞劳苦、日夜奋战,深深激励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要完成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六、总结
半年时间忙碌却充实。在这里,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决心,感受到这一政策在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第六批医疗队队员响应上海市卫健委和上海交通大医院号召,积极报名志愿参加医疗帮扶,切身投入到云南医疗援建工作中,为脱贫攻坚贡献绵薄之力,是大家终生的自豪和骄傲。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有这么多仁人志士投入到这项工作,脱贫攻坚的任务一定能完成。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