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期刊Nature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题为「拜登赢得选举,科学家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的报道。对于医学界,拜登的当选有几大影响。
首先,他在今日稍早时候的演讲中宣布,他上台之后的当务之急是控制美国日趋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
其次,他在竞选纲领中提到,将会延续奥巴马政府时期推行的「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CareAct)」,主要通过向高收入群体增税的方式,扩大美国医疗系统的覆盖范围,减少缺乏医疗保险的群众。
还有一点:拜登将推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而这部分内容可能包括继续推行拜登自己曾经领导的「癌症登月计划」。
对于前2点影响,我们即便是身处大洋彼岸也可能会有所耳闻,但是这个「癌症登月计划」,究竟是什么?
拜登与癌症:心中抹不去的痛楚我们先要了解,为什么拜登对「癌症」怀有着超乎想象的兴趣和热枕。
首先,拜登本人在年2月被确诊患有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并造成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通常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脆弱等原因,使得血管壁先天性形成瘤状的物体,因此称为「脑动脉瘤」,而非真正的「肿瘤」。虽然他并不是一名癌症患者,但这一经历使得他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感悟。
在拜登年出版的回忆录《守住诺言》中,他提到了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感受到的不幸和痛楚:「我脑海中闪烁着闪电,有着强烈的电击一般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从未有过的疼痛(theworstheadacheinmylife)。」
此后,拜登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最终成功战胜了疾病。
痊愈后的拜登说道:「这次患病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与生死相关的事情,才是真正紧急的事情。」
出院后的拜登
疾病谱千千万万,那么拜登又是为什么对癌症治疗有着特殊的情结呢?
拜登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全部死于脑胶质瘤:他的「人生导师兼兄弟」泰德?肯尼迪、亦敌亦友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和他自己亲爱的长子博?拜登。拜登(左),博伊(右)博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美国政坛新星,他在~年间任特拉华州检察长,当时不少的政府人员认为,博将追寻自己父亲的脚步,走上国家政治舞台,角逐州长的位置。
在年8月,博在休斯顿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确诊脑胶质瘤,并在那里进行手术、放疗、化疗。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身为父亲的拜登,第一次看到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年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并将这个看似奇怪的词汇刻在心里。
尽管与癌症做着积极的斗争,在年5月30日,年仅46岁的博?拜登还是因为脑胶质瘤复发而离世。
登月计划的诞生年,时任副总统的拜登开始领导美国的“癌症登月计划”,拜登表示,医学界在基因组学、癌症免疫疗法、病毒疗法和联合疗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惊人进步,现在需要的是要打破数据屏障,尽一切努力推进癌症研究的进展速度。该计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关进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内取得原本计划10年取得的进步成果。拜登希望像当年完成登月壮举一样,整合美国科技资源,计划用12年时间一举攻克癌症。拜登呼吁发起政府层面的「癌症登月计划」:「希望打破孤岛,并让所有癌症患者团结起来,并肩作战,加强沟通,最终战胜癌症」。然而,这一“癌症登月计划”随着年特朗普总统上台,而被束之高阁。拜登面临的新难题《自然》杂志还发表文章,列举了拜登当选总统后面临的5个重大科学问题。这五大问题分别是:应对新冠大流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科学、太空探索、国际研究合作。拜登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显然是制定更积极政策应对当前几乎失控的新冠大流行。就在11月5日,美国一天内新增了超过12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最高单日新增数量。与特朗普试图淡化新冠疫情相比,拜登团队对于新冠疫情的努力更加积极有效,拜登团队致力于加强新冠和跟踪,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佩戴口罩,以及加强公共卫生设施。整个大流行期间,特朗普团队始终忽视科学,疾控中心和FDA被他置于边缘位置。而拜登的竞选承诺则是"听从科学"(listentoscience),这与特朗普总统有着鲜明的对比。“癌症登月计划”或许是科学界的美好期待,正如《自然》报道中所说:特朗普对科学界的破坏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消除,但好在乌云已经散去。特别说明:本人不懂政治,仅从科学政策角度解读,如有不同意见,则以您为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