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磁共振表现分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大约7%-10%发生窒息,轻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重者可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神经系统远期后症。对HIE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图片来源:昵图网(共享图)HIE病理生理机制及损伤特点非常复杂。缺氧是根本,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主要因素。缺血缺氧的程度和速度影响选择性易损区的分布。慢性部分性缺血缺氧时,体内发生两次血流分配,此模式导致轻、中度HIE。足月儿易损区主要集中在髓鞘形成旺盛区、NMDA受体密集区和脑血管的分水岭地带,早产儿易损区主要集中在脑室旁白质区;急性完全性缺血缺氧时,脑组织血流无代偿,此模式导致重度HIE,丘脑-脑干选择性易损。目前研究表明,HIE发生过程中存在原发性和迟发性两次能量衰竭,后者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瀑布式”脑组织代谢及神经病理学的改变,最终导致脑细胞水肿、坏死及调亡。两次能量衰竭之间的潜伏期即治疗“时间窗”,磁共振功能成像为确定治疗“时间窗”提供理论依据,使减轻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措施能尽快被成功应用,实现HIE早期诊治和良好预后。图片来源:昵图网(共享图)利用磁共振多平面、多角度与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更加清晰反映出新生儿颅脑组织发育与髓鞘化,并可以清晰观察到受缺血缺氧的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进一步提高新生儿HIE检查的准确率。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缺血缺氧高场强磁共振表现:

旁矢状区脑损伤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是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损伤的主要形式。MR:T1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迂曲点状、条状高信号。严重者出现皮质下囊变,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男,8天,出生有窒息,抽搐、反应差入院。MRI表现:皮层、皮层下白质T1WI可见纡曲条状、点状高信号,皮层内呈雪花状高信号。

深部脑白质损伤双侧脑室额角、枕角旁白质损伤,T1呈点、条状高信号。机制:此区域是额叶的髓静脉向大脑深部终末静脉引流会集处,因缺氧导致淤血扩张,由于新生儿血管发育不成熟,在组织学上有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渗出。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男,6天,出生有窒息,抽搐、反应差入院。MRI表现:双侧侧脑室旁脑白质T1WI与DWI可见呈点、条状高信号。

基底节和背侧丘脑损伤基底节、背侧丘脑出现T1高信号,T1内囊后肢正常髓鞘化高信号减低或消失,此征象出现提示预后不良。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基底节谷氨酸受体的分布有关,与局部代谢有关,缺氧缺血,血管因素。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基底节、背侧丘脑出现T1高信号,T1内囊后肢正常髓鞘化高信号减低或消失,此征象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脑水肿脑回饱满,脑沟、脑裂变浅或消失,重者灰白质分界不清,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机制:脑水肿指患儿窒息后脑组织内水分增加,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病理特征。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灰白质分界消失。?

脑梗死?梗死改变与血管分布有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最常见,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机制:由于局灶性和多灶性脑血管灌流不足和全身导致主要血管或其分支闭塞或狭窄引起血管灌流不足。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胼胝体压部脑梗塞,DWI呈明显的高信号,ADC图像提示弥散受限。

HIE-MRI评价:分度轻度:皮层及皮层深部点状及条状高信号,伴或不伴幕上或幕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MRI表现:皮层、皮层下白质T1WI可见纡曲条状、点状高信号,皮层内呈雪花状高信号。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MRI表现:左侧颞、枕部颅板下与脑沟内T1WI可见纡曲条状、点状高信号。中度:除上述轻度表现外,有两侧额叶及枕叶深部白质内对称性点状高信号或沿侧室壁条带状高信号,可伴限局性脑水肿。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MRI表现:脑室旁深部脑白质内可见多发的斑点状与斑片状T1WI高信号。?重度:除上述中度表现外,有下列任一项者:1、基底节区、丘脑高信号伴内囊后肢相对低信号。2、皮层下囊状低信号的坏死区。3、弥漫性脑水肿使脑深部白质呈普遍低信号。4、脑室内出血伴病侧脑室扩大。5、生发基质层的损伤。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基底节区、丘脑高信号伴内囊后肢相对低信号?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皮层下囊状低信号的坏死区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脑室内出血伴病侧脑室扩大图像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生发基质层的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一种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宫内发育迟缓、脐带血液阻断、胎位异常、反复呼吸暂停、心力衰竭等因素相关。上述原因造成胎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而新生儿脑组织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旺盛,一旦发生缺血、缺氧,脑组织极易堆积乳酸,导致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导致胶质纤维增生,引发脑萎缩。早期诊断与干预是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关键。MRI是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像等特点,无相关辐射损伤,以清晰呈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灶范围,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诊断依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不同病理变化可在MRI呈现出不同征象,MRI可以较准确评判患儿脑损伤程度,为干预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来源:医院放射影像科监制:刘刚王海尧编辑:刘刚、姚亮、陈宇、张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6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