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预约-/-
卒中又称为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卒中不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还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近年来,卒中不仅仅影响中老年人,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卒中不分季节,随时可能发病。为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脑血管疾病,做好提前监测和预防,我国知名神经系统疾病专家、医院神经内科鲁明主任专门撰文为大家详解。
1Q:脑血管病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发病时一般会有什么表现?临床的诊断方法是哪些?
答:“脑卒中”也称为“脑血管病”,顾名思义,就是脑动脉硬化、狭窄导致的缺血性事件,或者脑动脉破裂导致的出血性事件。
还有部分病人,导致卒中的血栓来源于心脏,称为心源性卒中。少数情况下,动脉夹层、动脉炎等也可导致卒中。综合看,缺血性卒中的前三大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心源性栓塞。出血性卒中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
什么情况会导致脑动脉的上述病变?这就涉及到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肥胖、运动过少和饮食结构失衡等。根据受累血管和卒中部位的不同,卒中发病时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排在前三位的症状是偏身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和头痛,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单眼视物不清、偏盲、失语或语言不清、头晕或眩晕、平衡能力丧失、意识障碍等。
要注意,上述所有症状均是突发的,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高峰。
此外,一些体积非常小的卒中,如“腔隙性脑梗塞”,症状可以非常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从而不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