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出血之一,其七成以上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动脉瘤可定义为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脑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定时炸弹”,一般而言,动脉瘤确立诊断后,建议积极处理。脑动脉治疗的目的是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脑循环之外,其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栓塞术)和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很细的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往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达到治疗效果。血管内治疗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不需要打开颅腔、康复快、且可同时治疗左右不同部位的多个动脉瘤。
医院介入科自年开展脑动脉瘤栓塞等神经介入诊疗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独立开展急性脑动脉溶栓取栓、脑动脉瘤栓塞、颈动脉支架等脑血管介入手术,亦完成了颅内巨大动脉瘤栓塞术、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等高难度手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例一:颅内巨大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术
患者男性,50岁,突发头疼、恶心、左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CT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我科第一时间安排行DSA造影
因经济原因4日后行动脉瘤栓塞,复查造影发现动脉瘤子瘤明显增大,随时有再破裂可能
全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
栓塞非常满意,术后经腰穿脑脊液置换、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
例二:椎动脉V4段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
男性,46岁,3周前突发头疼在外院治疗,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来我院行CTA发现脑动脉瘤。
全麻下行DSA脑血管造影及椎动脉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
载瘤动脉置入辅助支架,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栓塞后复查造影动脉瘤致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
术后麻醉复苏后患者无异常症状,完全康复出院。
医院介入科-.欢迎广大患者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