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健康宣教

一、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

?

二、颅脑损伤如何分类?

1、颅脑损伤按伤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四种,其临床表现如下:

①?轻型:主要是指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在半小时之内,神经系统及脑脊液无异常改变,只有轻度的头痛、头昏等自觉症状。

②?中型:主要是指单纯脑震荡、有轻度的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脉搏、体温、呼吸、血压有轻度的改变。

③?重型:主要是指广泛的颅骨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深昏迷或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改变,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④?特重型:主要是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损伤、休克等,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絮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2、按损伤性质分两大类:①?开放性损伤:头皮、颅骨、硬脑膜三者都有裂开,脑组织与外界沟通。争取早期处理,伤后48~72小时,可作彻底清创术。时间越早,清创越彻底,则感染率和并发症也越少。

②?闭合性损伤:头皮、颅骨、硬脑膜三者中,至少有一项是完整的,脑与外界不沟通。

?

三、常见的颅脑外伤类型有哪些?

可常见: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脑震荡、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对冲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

四、颅脑损伤病人常规辅助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如实反映损伤病理及范围,动态观察病变发展与转归,对一些特殊性脑损害、迟发性病变以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2、?磁共振扫描(MRI):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特别是对颅脑损伤中某些CT检查比较困难的病变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3、?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颅骨骨折、颅内积气或异物的诊断,对分析致伤机理、脑伤情况以及血肿的部位有重要价值。

4、?腰椎穿刺术:测定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高低;有无颅内感染征象;作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引流脑脊液及经椎管给药。

5、?颅内压检测:将病人颅内压变化信息进行动态连续观察,根据压力的变化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6、?脑组织氧含量监测:监测脑组织氧含量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脑缺血缺氧,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病人预后。

7、?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脑诱发电位及放射性核素检查,适用于颅脑损伤后期合并症,或脑损伤病人的鉴定。

?

五、颅脑损伤有哪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通过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扩血管控制血压,同时配合抗癫痫以及神经营养治疗来促进病人颅脑损伤康复。

2、手术治疗:①去骨瓣减压术②血肿清除术③钻孔引流术④脑室引流术

?

六、颅脑损伤病人常用药物?

1、脱水药:20%甘露醇,呋塞米。

2、止血药: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维生素K1、醋酸去氨加压素等。

3、各类抗菌素。

4、抗脑血管痉挛药:尼莫同、前列地尔(凯时)。

5、抗癫痫药:德巴金,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6、神经营养药:鼠神经生长因子、小牛去血清蛋白等。

?

七、为什么甘露醇要快速滴入?

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通过提高血-脑和血-脑脊液间渗透压差,使脑组织水分向血管内移动,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如滴数过慢,就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也就不能利用渗透压的改变达到组织脱水的目的。因此甘露醇需要在15-30分钟内快速滴入。

?

八、颅脑损伤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1、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术前CT检查血肿部位明确者,原理:对硬膜下血肿,在打开硬脑膜后,可在脑压板协助下用生理盐水冲洗方法将血块冲出,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2、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有手术指征时,原理:敞开硬脑膜并去骨瓣减压,同时还可清除挫裂糜烂及血循环不良的脑组织,改变颅腔原有的压力,从而降低颅内压。

3、钻孔引流术:适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原理:切开硬脑膜到达血肿腔,置管冲洗清除血肿液。

4、脑室引流术:脑室内出血或血肿如合并脑室扩大,应行脑室引流术。原理:引流脑室内的肿瘤液、炎性液、血性液,能有效地减轻其对脑室的刺激,降低颅内压。

?

九、颅脑损伤病人术前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颅脑损伤大多为急诊手术,为了赢得抢救时机,需快速做好术前准备: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入院后暂禁食禁水,取下病人身上的贵重物品(如项链、戒指等)及假牙。

5、?如病人排尿困难,必要时进行导尿。

6、?医生谈话,告知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签署各种知情同意书。电话通知手术室等相关部门。

7、?头皮部位备皮。

8、?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血糖、血型、必要时查输血前四项,进行交叉配血。

6、护士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入院宣教、注意事项的告知,为病人办理住院手续,签署相关护理知情同意书。

?

十、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护理

1、?体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麻醉清醒后头部可抬高15°-20°,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

2、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经常呼唤病人,如呼之不应,及时报告医生。

②严密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变化。

③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头部垫清洁床垫,渗血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如有大量渗血时,应及时报告护士。

④术后头部若有引流管应严密观察头部引流管颜色、性状,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外源性感染,头部引流袋悬挂在固定好的位置,不要随意抬高或降低,以免发生逆流引起感染,更换体位时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

3、治疗及用药的护理:

①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是渗透性脱水药,可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需按时快速输入(15-30分钟内),不能随意调节滴速。

②抗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尼莫同都是钙通道拮抗剂,可减少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缺血合并症,需缓慢输入,防止低血压现象,必要时使用微量泵注入,需避光,输液时用避光输液器,预防药物分解。这类药物一般使用周期为术后5到7天,对血管损伤较大,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如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血压明显下降、面色潮红、发热现象立即报告护士。

③抗菌素:手术病人会预防性地使用抗菌素,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素。

③?降压药:血压高的患者要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随意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头痛或颅内再出血。

4、饮食:清醒病人术后6小时后可酌情给予流质饮食,根据病人进食情况逐渐调整为半流食,普食。昏迷病人可入置胃管,通过胃管注入药物、水、食物。

5、基础护理:

①?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预防压疮,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叩背,鼓励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②?练习床上大小便,必要时用导泻剂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③?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⑤康复训练: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是当活动,活动方式循序渐进,被动运动-翻身-床上坐起-床边坐起-床边站立-扶床行走-扶墙行走-室内行走。

?

十一、颅脑损伤病人为什么要经常观察瞳孔?

正常人瞳孔的大小为2-3mm,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和间接光反射灵敏。当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考虑为小脑幕切迹疝形成。脑疝的晚期则出现两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和去脑强直。有的外伤患者瞳孔缩小、极度缩小或时大时小,多见于脑室内出血或脑干损伤。如伤后病人一侧瞳孔散大,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则为动眼神经损伤,因此护士会经常观察瞳孔。

?

十二、颅脑损伤病人有不适该如何处理?

1、头痛:

①抬高床头,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从而减轻头痛。

②卧床休息,合理调整卧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③去除诱发和加重头痛的因素,如创造安静的环境,保持大小便通畅,减少或避免咳嗽、屏气、大幅度的转头、突然的体位改变等。

④重视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⑤适时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局部损伤使硬脑膜、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刺激所致,理解同情病人的痛苦,关心安慰病人。

⑥及时报告护士、医生,针对原因进行用药处理。

?

2、躁动:

病人躁动时分析病人躁动的原因,一一来应对:

①受伤部位为额颞叶时,由于出血部位压迫脑组织,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适当给予保护性约束捆绑四肢,但约束时注意松紧适宜,避免约束部位过紧而导致的局部血运循环障碍。

②当病人出现口唇紫绀,面色潮红,呼吸不畅时也会出现躁动现象,此时应立即通知护士、医生,根据病情采取抬高床头、吸痰、吸氧等应急措施。

③当病人出现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时会出现躁动的情况,此时应通知护士,根据病情采取措施,先诱导排尿,仍未解出可遵医嘱留置导尿,如果有尿管的病人应及时打开尿管夹

④如果当病人由安静突然转为烦躁,或由躁动突然转为安静时,此时都因提高警惕,及时的报告护士、医生,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

3、呕吐:

①协助病人取侧卧位,此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②立即报告护士病人呕吐的次数、性质及伴随症状,医生会分析呕吐的原因给予适当的用药。

③呕吐不止者,暂停进食,症状缓解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④热诚关怀、同情、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情绪。

?

十三、什么是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多见而且最危险的继发性病变,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会威胁病人生命。根据血肿所在解剖部位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硬膜外血肿:由于头部直接着力时硬脑膜与颅骨发生分离、撕裂硬脑膜的血管或颅骨骨折时损伤硬脑膜血管引起的。一般出血来源于硬脑膜中动脉、静脉窦、板障静脉出血。中间有一段清醒期或好转期,血肿多发生在暴力打击点。

2、硬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常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于挫裂的脑实质血管损伤。按伤后至血肿症状出现的早迟可分为:①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出现的硬脑膜下腔的血肿。

②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出现的硬脑膜下腔的血肿。

③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老年人。

3、脑内血肿:大多因对冲性脑挫裂伤引起,少数可因颅骨凹陷骨折刺破皮质引起。前者好发于额叶及颖叶,后者则在凹陷骨折邻近处。

?

十四、颅底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有哪些?

颅底骨折是指颅底部的线形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发生部位不同,颅底骨折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

①颅前窝骨折:以“熊猫眼”为主要特征,迟发性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下淤血,呈紫色。有脑脊液漏时,可由口腔或鼻腔流出血性脑脊液,部分病人无鼻腔漏液,但呕吐物带血。额叶底部损伤或气颅,嗅神经损伤可出现单侧或双侧嗅觉障碍。当视神经受波及或视神经管骨折,可出现视力障碍。

②颅中窝骨折:听力障碍和面神经周围性瘫痪,脑脊液耳漏,耳后迟发性瘀斑,及伴随的脑神经损伤。

③颅后窝骨折:颈部肌肉肿胀,颅突区皮下迟发性瘀斑及咽后壁黏膜淤血,水肿等征象,可并发延髓损伤。

?

十五、为什么有些脑外伤病人会出现脑脊液耳鼻漏?

脑脊液耳鼻漏是因为急性颅脑损伤导致颅底骨折,在颅骨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使颅腔与外界相通,脑脊液由鼻腔、外耳道或开放伤口向外流出,形成脑脊液耳鼻漏。颅前窝骨折常致鼻漏,颅中窝骨折多为耳漏。

?

十六、脑脊液漏的危害?

1、漏脑脊液:多于伤后立即发生,也有伤后数日才出现。某些患者于一定体位才出现漏液.急性期流出的脑脊液常带血色,稍久则变黄色,慢性期则转为清亮水样。

2、头痛、头晕:由于脑脊液流失所致,漏液多时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3、颅神经损害:当嗅神经受损时会出现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动眼神经损伤时可伴视神经或眼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听神经受损时可导致听力下降,面神经受损时会导致面瘫。

4、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的最大危害是由于颅腔的密闭性被破坏,颅腔与外界相通,加之流出的脑脊液的污染或逆流引起感染,颅内感染的治疗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相对比较困难。

?

十七、脑脊液漏该如何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有脑脊液漏者要卧床休息,正确卧位,以利于脑脊液漏的引流。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颅底骨折病人神志清醒者,取半坐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维持半坐卧位体位至停止脑脊液漏后3-5天,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3、预防颅内感染:

①如有脑脊液流出,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不要用棉球掏鼻腔或外耳道。???????????

②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③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

④禁忌作腰椎穿刺。

⑤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

十八、病人为什么会出现颅骨缺损?

颅骨缺损属于外伤后遗症,大部分病人是因手术去骨瓣减压所致,也有病人是因为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

?

十九、颅骨缺损给病人造成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外观:颅骨缺损会影响病人美观,特别是位于额部有碍病人头部美观,外出可戴假发,帽子等进行遮挡。

2、安全:颅骨缺损后,骨窗软组织容易受到外力作用,金属物品的刺激而直接损伤颅脑,因此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安全帽。

3、心理:因大片颅骨缺失造成病人头颅严重畸形,直立时塌陷、平卧时膨隆,早上凹入,晚上凸出,造成病人自卑心理,应告诉周围人颅骨缺损的原因,改变人们观念,应当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4、颅脑功能受损:应大气通过缺损区作用在脑组织上,久而久之则势必导致局部脑萎缩,加重脑废损症状,医院做影像学复查,及时颅骨修补

?

二十、颅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

1、手术时机:根据病人病情,成人术后2~6个月、小儿等颅骨成形后方可做颅骨修补

2、治疗方法:颅骨缺损的治疗时施行颅骨修补成形术,因修补的具体方法不同,可分为镶嵌法和覆盖法两种术式,目前采用后一种方法者渐多。

3、手术指征:①颅骨缺损大于直径3cm者。②缺损部位有碍美观者。③引起长期头昏、头痛等症状难以缓解者。④脑膜—脑瘢痕形成伴发癫痫者。⑤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4、修补材料:常规钛板、塑形钛板、长短各型钛钉。另外,国外用自体骨修补,颅脑手术后将颅骨瓣植入腹部皮下或冷冻存储,二期手术时取出使用。

?

二十一、颅骨成形术后护理上要注意什么?

1、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保持手术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2、一般术后一周拆线,拆线一个月后方能洗头,洗头时勿抓破修补部位皮肤,防止积液、感染。

3、避免外力撞击颅骨缺补处,外出时可佩戴帽子保护切口。

4、避免剧烈活动、在阳光下暴晒以及淋雨。

5、定期门诊随访,如有异物反应等特殊情况随时就诊。

?

二十二、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心理护理?病人出院后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理能力训练,以期达到生活全部或部分自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

2、饮食?可酌情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

3、服药??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以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尤其是癫痫、抗炎、脱水及激素治疗)。

4、康复治疗

①适当休息1~3个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

②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鼓励病人最大限度完成生活自理,适当给予协助。

③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a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b按摩、理疗患肢每天两次。c练习行走,以减轻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

④鼓励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思想顾虑,但活动不便者需要有人陪伴,防止跌伤。

⑤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卫生。

5、特别护理指导

①癫痫:宜进食清淡饮食,避免过饱,不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发作时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裤袋,上下臼齿间放置手帕等物品,不强行按压肢体,不喂水和食物,坚持服用抗癫痫药2年以上。

②意识障碍:预防牙疮,定时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口腔,会阴部清洁;留置胃管者,每日喂流食6~7次,加强营养供给,活动肢体大小关节。

③颅骨缺损者:要注意局部保护,外出要戴帽,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防发生意外。

6、定时复查,3~6个月后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zwmjsy/4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