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院神经外科举办的第一届东亚微创大会上,多位国外专家受大会主席吴安华教授的邀请与中国同行展开了尖峰对话。其中,MED24采访了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天野耕作教授和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MarkC.Preul教授,请他们介绍了神经外科最前沿的动向。
MarkC.Preul
圣约瑟夫医疗中心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参与开发多项神经外科前沿技术
“在脑组织上照一下,这支笔就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应该切哪,手术更加微创。”MarkC.Preul教授所说的这支“神奇的钢笔”,就是手持式共聚焦激光显微镜(Handheld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ic)。这可不是普通的显微镜,它也许可以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带来一场革命。恶性脑瘤患者大多预后不良,尤其是侵袭性生长的恶性脑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作为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尽可能干净地切除肿瘤,防止复发。因此,在细胞水平上对肿瘤累及脑组织的范围进行准确识别是关键。但这个诊断的过程稍显繁琐:外科医生需要取出一小块肿瘤组织交给护士,护士把它放入一个小的容器内,然后把这个装有肿瘤组织的容器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医生对组织标本进行冷冻,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再做出诊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40分钟甚至1个小时,而且有时由于送检的标本量有限,病理科医生只能看清大体组织结构,无法进行具体解读,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CLE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用荧光造影剂标记肿瘤细胞,当激光照射时,可以获得光信号,形成细胞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像,实现在亚细胞水平上观察病变。图:a)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荧光图像(箭头)(b)同一区域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此前的研究已证实,用第一代CLE系统产生的脑肿瘤图像作出的诊断,其准确性与冷冻手术切片和组织学分析相似。包括MarkC.Preul教授在内的一众科学家,专为神经外科设计改进了第二代CLE成像系统,使分辨率更高,图像更清晰1。图:一代和二代LCE2“最重要的是,快速获得手术区域细胞实时影像让医生可以马上进行解读,甚至病理科医生可以不在手术室现场,通过远程会诊和手术室电话联系就可以诊断。”Preul教授解释了它能给患者带来的显著益处:“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何时可以停下来,尤其当肿瘤累及大脑功能区,继续切除可能会造成患者瘫痪、失明、失语等,而它可以帮助医生在术中做出最佳的决定。”
技术的发展固然让人无比兴奋,但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保持冷静和谦虚才能更好地为患者造福。
Preul教授对大会上一则报告的内容印象深刻:“一名大师级的外科医生,非常谦虚地向我们展示了术中如何处理出血,手术医生一般不喜欢展示这类问题,他们喜欢展示顺利进行的手术过程。
但是对于听众,尤其是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聆听术中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学习手术的重要方法。”
天野耕作教授同样强调,相比于对技术的狂热,医生应该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天野耕作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擅长内镜颅底手术,鞍底重建技术“相比对于华丽手术技术和先进手术工具的向往,神经外科医生更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尽量全切肿瘤,并且最大限度的避免手术并发症。
就像垂体腺瘤,大多数都是良性肿瘤,手术全切当然非常重要,但对于患者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我也曾经一度狂热的追求先进的手术工具和技术,但是冷静下来后认为,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更应该把客观思考,评估手术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因此,这样的学术交流对于各个国家的神经外科学术发展而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听到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神经外科医师的演讲,我们也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传达给对方。”
对于此次大会,两位教授都表明中国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
从事神经外科教育工作30-35年,MarkC.Preul教授表示,在会上听到了中国神经外科手术大师几千甚至上万例手术经验的分享,这让他惊叹。作为神经外科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近几年,他也非常高兴地看到来自中国团队的稿件质量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Handheld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icimagingutilizingtumor-specificfluorescentlabelingtoidentifyexperimentalgliomacellsinvivo.DOI:10./-..2.Progressin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yforNeurosurgeryandTechnicalNuancesforBrainTumorImagingWithFluorescein.白癜风传染白癜风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