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这病在早产儿中较多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但只要积极干预,就能提高治愈效果。如果出血量多或脑实质、脑室部位出血,会给患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儿中约有3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致残因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缺氧缺血
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可因宫内窘迫、产时和产后窒息、脐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导致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产伤
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可因胎头过大、产道过小,头盆不称、臀位产、产道阻力过大、急产、高位产钳、吸引器助产等,使头部受挤压、牵拉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
3、其他
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也可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IVH,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肿着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注意要症状及体征如下:
1、神智改变:烦躁不安、激惹、嗜睡,重者昏迷。
2、呼吸节律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3、颅高压: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
4、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颤动等。
5、瞳孔不等大和对光反应消失。
6、原始反射减弱和消失。
此外,若患儿不明原因的低体温、贫血、黄疸、频繁呼吸暂停及休克等应注意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类型颅内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如下:
1、硬脑膜下出血
主要由于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所致。轻微出血无症状;严重出血者生后即出现不安、尖叫、双眼凝视、限局性惊厥、限局性肢体运动障碍;病情危重者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暂停、惊厥严重。轻症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因形成硬膜下积液或慢性血肿而导致限局性脑萎缩、局灶性惊厥。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为桥静脉破裂所致。突出表现为易激惹,可伴惊厥发作,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因蛛网膜下腔粘连而出现脑积水。
3、脑室旁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早产儿。据头颅B超或CT分为4度。Ⅰ度:脑室管膜下出血。Ⅱ度:脑室内出血,脑室无扩大。Ⅲ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多在3天内发病,75%属Ⅰ、Ⅱ度出血,临床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出血严重者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出现昏迷、惊厥、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循环衰竭,可危及生命。存活者遗留脑积水或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4、小脑出血
病情常急剧恶化,严重出血病例由于出血压迫脑干而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很常见的一种脑损伤,是因为缺氧或产伤而引起,其预后不易确定,与导致该病的原因、出血量、部位、类型及其他围生期因素有关。轻型颅内出血几乎全部存活,后遗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15%-25%;重型死亡率达50%-65%,后遗症65%-%。
一般认为足月儿、急性缺氧、20分钟Apgar评分正常、蛛网膜下腔出血、室管膜下腔出血、小量脑室内出血及额叶小血肿等预后较好。
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慢性缺氧、20分钟Apgar评分过低、大量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顶枕部脑实质出血或同时伴有顽固低血糖者预后差。存活者常留有癫痫、脑瘫、智力低下、视力或听力障碍、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患者中10%-15%发生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有可无,其中65%患儿可能停止发展或恢复。
1、智力低下
由于颅内出血可以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因此可影响病儿的智力。轻者表现为运动行为发育较同年龄的孩子要差,语言功能障碍和学习成绩差,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教育后生活可自理,学习上可达到初小水平;严重的病儿则智力严重受损,多数不能生活自理,终身需人照顾。
2、癫
颅内出血的病儿即使经抢救侥幸存活下来,但由于颅内大量的出血没有得到及时清除,时间一久,血块发生机化,机化的血块存在于大脑内形成一个异常的放电病灶,从而导致病儿发生癫并且反复发作。
3、脑性瘫痪
由于严重的颅内出血,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大脑细胞,最终可影响脑细胞的发育而使病儿发生脑性瘫痪,由此而引起的脑性瘫痪常表现为痉挛性脑瘫,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因抬头和坐位困难而被家长发现。该病可伴有智力低下,其低下的程度与瘫痪程度的轻重大致相平行。
1.加强围产期保养和检查。通过检查早些注意到高危妊娠,预防早产和宫内窘迫,以此减少难产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可用药物来推迟分娩。
2.预防因医护人员导致出血。产前双方做好沟通,分娩后要及时地进行窒息复苏。
3.生产中做好防护。要对胎儿做好实时监护,如果情况必要,可选择剖腹产。
4.预防脑中血流紊乱。补液需注意用量和速度,同时不要使用高渗液体,以防脑血流过高。
5.使用维生素K。纠正凝血异常,可应用维生素K等药物。在产前适当使用迦地那和凝血维生素还有抑制出血倾向的作用。
6.预防性用药。比如迦地那、消炎痛、酚磺乙胺、尼莫地平等,但其有效性还待考证。
7.积极预防接种。新生儿抵抗力较低,父母要及时为孩子做好接种工作,预防疾病感染。
8.对新生儿的防护。若孩子是母乳喂养,那母亲应该多吃些绿色蔬菜;若孩子常常腹泻,可在医嘱下服用抗菌素;患有婴儿肝炎、阻塞性黄疸,那应适当补充甲萘氢醌。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
注意健康营养饮食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