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逆性脑血管收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因“头痛3d”于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用力排便时突发剧烈头痛,表现为双侧颞部搏动性疼痛,伴心率加快,血压/mmHg,口服硝苯地平好转。入院前1d咳嗽后再次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血压/mmHg,CT提示局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神经外科。

既往史:

患者为产后50d产妇。有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病史4年,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

入院查体:

血压/80mmHg,高级认知功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充分,无眼震及复视,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容积、肌张力、肌力正常;指鼻、跟-膝-胫试验稳准。四肢深、浅感觉大致正常。四肢肌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颈软,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

急诊头CT(-11-12):双侧颞枕叶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为著)(图1)。

图1患者入院时头颅CT影像

注:双侧颞枕叶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为著(箭头所示)。CT: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11-12):FLAIR显示双侧颞枕叶高信号改变,右侧为著,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伴双侧顶叶皮层高信号改变,注意除外可逆性后部脑病(图2)

图2患者首次MRI检查结果

注:A~F:分别为T1WI、T2WI、T2WI、DWI、ADC和Flair序列。C图和F图可见双侧颞枕叶高信号改变,右侧为著,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F图上可见双侧顶叶皮层高信号改变(箭头所示)。MRI:磁共振成像;T1WI: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DWI:弥散加权成像;ADC:表观弥散系数;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MRA(-11-12)(图3)和DSA(-11-15)均未见异常(图4)。

图3患者MRA结果

注:患者脑血管MRA未见明显异常。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图4患者DSA结果

注:患者脑血管DSA未见明显异常。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入院血、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2mg/dl、D-二聚体0.78mg/dl),总胆固醇6.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空腹血糖6.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血沉23mm/h。自身免疫等相关抗体检测均阴性。

入院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甲状腺功能减退

诊疗经过

予尼莫地平静脉泵入,后改为尼莫地平口服,甘油果糖脱水、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发病后14d复查头MRI:上述异常高信号消失(图5)。

图5复查头颅MRI结果(发病后14d)

注:A~F:分别为T1WI、T2WI、T2WI、DWI、ADC和Flair序列。头部MRI平扫异常高信号改变消失。MRI:磁共振成像;T1WI: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DWI:弥散加权成像;ADC:表观弥散系数;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复查头MRA:颅内多发节段性血管收缩改变(图6)。TCD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伴涡流,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速度增快。患者出院后2~3个月随访,无后遗症。

图6头颅MRA复查结果(发病后14d)

注:颅内多发节段性血管收缩改变(箭头所示)。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出院诊断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cerebralvasoconstrictionsyndrome,RCVS)(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subarachnoidhaemorrhage,cSAH)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甲状腺功能减退

讨论

RCVS是一组临床-影像综合征,典型者为雷击样头痛(thunderclapheadache,TCH),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典型血管改变是颅内血管的节段性、多灶性狭窄,呈串珠样改变,通常4~12周恢复正常。

RCV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这可能与脑血管收缩能力的短暂失调,进而出现颅内动脉的多发节段性、多灶性收缩和舒张有关。近年来,有研究通过MRI强化FLAIR识别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破坏,导致对比剂泄露入脑脊液中,在MRI上表现为短T1信号,FLAIR上表现为高信号,作为诊断RCVS的病理生理学证据。此外,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也参与RCVS的发病机制。

RCVS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头痛:可以是患者唯一的症状,1~3周内反复出现的TCH,表现为非常剧烈的、瞬间达到高峰(通常1min)而且强度非常密集的头痛,一般在发病3周内消失。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癫痫发作。

DSA检查为诊断RCVS的金标准,典型的血管改变表现为颅内前、后循环中等程度血管节段性、多灶性狭窄,类似“串珠样”改变,通常于发病后4~12周恢复正常。

RCVS多采用国际头痛学会关于RCVS的诊断标准:①急性的剧烈的头痛,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者癫痫发作;②单相病程,发病1个月后没有新的症状;③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节段性收缩;④排除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⑤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脑脊液(蛋白<mg/dl,白细胞<15/μl,糖正常);⑥12周后再次造影显示动脉完全或者基本正常。

RCVS的治疗原则: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停用可能导致RCVS的血管活性药物、违禁药物等,对症治疗。②药物治疗:尼莫地平或维拉帕米是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不建议激素治疗。

本患者病例特点为:青年产妇,产后50d,急性发作的霹雳样头痛,发病2周左右复查头MRA和TCD均出现多发节段性血管狭窄,复查后上述cSAH基本消失,随访预后良好。最后诊断为表现为cSAH的RCVS。

临床医师对RCVS认知率偏低,因此,临床医师对于剧烈头痛患者,应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为RCVS,从而早诊断、早防治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

专家点评

(医院神经科)

本文报告了一例由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cerebralvasoconstrictionsyndrome,RCVS)导致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RCVS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方面,RCVS是导致“霹雳样头痛”最常见的原因;另一方面,RCVS可以导致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后果。目前,国内很少诊断RCVS,并不是因为其非常少见,而是临床医生对RCVS的认识尚存在不足。希望通过本病例,提示并加强神经科医生对RCVS的认识,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这对提高神经科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选自中国卒中杂志

年3月第13卷第3期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

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CSATISC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zwmjsy/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