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江西护考学习中心

题库

干货

招聘

公开课

不定期送书、送资料

临床医师倒计时天

护士资格考试

倒计时43天

1.一足月儿,产钳术娩出,有窒息史。生后第2天出现嗜睡、拒乳、阵发性青紫及呼吸暂停、前囟门饱满,拟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应做下列哪项辅助检查

A头颅CT检查

B血生化

CX线检查

D血常规

E大小便常规

2.新生儿颅内出血典型症状是

A呼吸困难不能吸吮

B先表现兴奋后出现抑制

C全身硬肿

D体温不升

E拒乳

3.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健措施为

A生后及时吸氧

B及时注射维生素K

C生后积极建立呼吸

D加强孕产期保健

E保持安静少搬动

4.臀位出生的新生儿易发生

A新生儿黄疸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5.患儿,男,10天,出生后诊断为颅内出血,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留有后遗症。出院时护士应重点指导家长

A测量血压的方法

B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的方法

C服用铁剂及预防贫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D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的方法

E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意义及方法

6、引起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缺血缺氧

B、快速输入高渗液体

C、分娩时产伤

D、血管畸形

E、感染

7、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A、缺氧史

B、产伤史

C、嗜睡

D、感染病灶

E、脑性尖叫

8、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时正确的是

A、不断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B、给高浓度吸氧以纠正缺氧

C、保持安静避免声、光等刺激

D、快速大量静脉输入新鲜血

E、将患儿置于稍凉的环境中

9、新生儿患脑部疾病时,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征并不明显,这是由于

A、新生儿反应低下

B、从母体内获得IgG抗体,缓解症状

C、该病的病理变化小

D、新生儿体液免疫强大

E、颅缝及囟门未闭,起到缓冲作用

10、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后,有血肿时,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A、定时挤压,帮助消散

B、按摩

C、热敷

D、注意观察,保持安静

E、及时切开引流

11、对于臀位产、急产出生的新生儿应防止其发生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破伤风

1、正确答案:A

解析:头颅CT是证实颅内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的有效手段。对于硬膜下出血、后颅凹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某些脑实质的损害,CT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

2、正确答案:B

解析:颅内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出血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B对),多在出生后3天内出现。

1)兴奋症状:早期常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隆起,颅缝增宽,头围增加;意识形态改变,易激惹,过度兴奋,烦躁,脑性尖叫,惊厥等;

2)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早期增高等。

3)抑制状态:随着病情发展,意识障碍则出现抑制状态,如淡漠,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有面色苍白,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消失和散大;呼吸障碍改变,呼吸节律由增快到缓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3)其他:如贫血和无原因可解释的黄疸等。

3、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概念可知,颅内出血主要是因缺氧、早产等引起,因此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关键在于预防早产,及分娩时的外伤刺激,防止损伤神经系统(D对);生后及时吸氧,及时注射维生素K,生后积极建立呼吸,保持安静少搬动,这些都属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措施,不是预防措施(ABCE错)。

4、正确答案:D

解析:①外伤常见产伤性引起颅内出血,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臀产、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多次吸引器助产等,均可使胎儿头部受挤压而导致硬脑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D对);

②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A错);

③破伤风杆菌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如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木刺或锈钉刺伤等,一旦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均可能引起破伤风(C错);

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寒冷、早产、低体重、感染和窒息可能是其致病因素(E错)。

5、正确答案:E

解析: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出现的后遗症。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E对)。

6、A

早产儿颅内出血以缺血缺氧引起多见,足月儿以分娩时产伤多见。

7、D

新生儿颅内出血原因与感染无关。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性疾病。主要是因缺氧、早产、外伤引起。

8、C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绝对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使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9、E

新生儿囟门未闭,当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所以新生儿颅内压增高征并不明显。

10、D

颅内出血后,应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11、D

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外伤:常见产伤性引起颅内出血,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臀产、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多次吸引器助产等,均可使胎儿头部受挤压而导致小脑天幕撕裂而致硬脑膜下出血,大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六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女,出生后5天,因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入院。查体:体温:36.8℃、P次/分、R24次/分,精神差,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

1、针对该患儿的病情,可考虑为

A病理性黄疸

B生理性黄疸

C败血症

D先天性胆道闭锁

E颅内出血

2、根据上述情形,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为

A补液

B给予白蛋白

C给予蓝光治疗

D观察黄疸变化

E暂停母乳喂养

新生儿,男,生后3天。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精神、食欲尚好,大便黄色糊状,查血清胆红素浓度μmol/L,血常规无异常。小儿血型为O型,其母为B型。

3、该男婴最可能是

A溶血性黄疸

B阻塞性黄疸

C先天性黄疸

D肝细胞性黄疸

E生理性黄疸

4、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是

A给予肝药酶诱导剂

B立即蓝光照射

C观察黄疸变化

D给予保肝药物

E输清蛋白

新生儿,男,生后3天。体重g,皮肤、巩膜发黄,血清总胆红素μmol/L。

5、根据该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应考虑为

A正常新生儿

B生理性黄疸

C高胆红素血症

D新生儿低血糖

E新生儿颅内出血

6、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换血疗法

B光照疗法

C输全血

D输血浆

E输白蛋白

7、对该新生儿最主要的观察重点是

A尿量

B瞳孔

C体重

D体温变化

E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

8、如果新生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可使用下列哪种清洗液

A碘町

B碘伏

C3%过氧化氢

D50%乙醇

E75%的乙醇

9、关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联结运送胆红素能力弱

B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

C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

D肠肝循环较成人有特殊性

E胆红素生成少

10、患儿,男,生后7天,近几日来,皮肤发黄明显,来院就诊。查体:T36.8℃、P次/分、R24次/分,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其黄疸可能是

A生理性黄疸

B胆道闭锁

C新生儿脐炎

D新生儿败血症

E病理性黄疸

11、满月出生的婴儿,其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应小于

A6周

B5周

C4周

D3周

E2周

12、下列哪一项是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A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5天加重,7~14天消退

B母乳喂养4~5天后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

C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畏食体重不增,尿色深黄

D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大便呈陶士色

E生后24h内出现,且程度重,进展快

13、早产儿,生后2天。全身皮肤黄染,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考虑该患者并发了

A颅内出血

B胆红素脑病

C病毒性脑炎

D缺血缺氧性脑病

E败血症

14、新生儿,出生4天,面部黄染,血清胆红素5mg/dl,吃奶好,大小便正常,家属向护士询问出现黄疸的原因,护士正确的回答为

A新生儿胆道闭锁

B新生儿溶血症

C新生儿败血症

D生理性黄疸

E新生儿肝炎

15、为了降低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下列办法中,常用的是

A蓝光治疗

B激素口服

C控制病毒感染

D换血疗法

E输白蛋白

16、患儿,女,生后6天,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收入院行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时,护士应特别注意事项为

A保持安静

B皮肤清洁

C保护眼睛

D及时喂养

E监测血压

17、关于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管患儿衣物时勿放樟脑丸

B保持患儿大便通畅

C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须中断母乳喂养

D红细胞G6PD缺陷的患儿,忌食蚕豆

E有后遗症的患儿,给予健康治疗和功能锻炼

18、患儿,女,生后7天,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收入院行蓝光治疗。光疗时,护士应特别注意

A保护眼睛

B光疗的时间一般定为24~48小时,不宜超过3天

C照射时间长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2

D停止光疗应以黄疽消退和血清胆红素下降为依据

E光疗的同时应方便母乳喂养

19、某新生儿,出生5天。面部黄染,血清胆红素5mg/dl,吃奶好,大小便正常。家属询问出现黄疸的原因,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生理性黄疸

B新生儿肝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溶血症

E新生儿胆道闭锁

20、早产儿,生后2天,全身皮肤黄染,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考虑患儿并发了

A败血症

B颅内出血

C胆红素脑病

D病毒性脑炎

E缺血缺氧性脑病

1、正确答案:B

解析: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日即出现黄疸,4~5日最重,10~14日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B对)

2、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上述病情,该患儿最可能为生理性黄疸,因此此时最佳的护理措施为观察黄疸的变化,如观察患儿神经系统及精神反应情况,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D对)

3、正确答案:E

解析:(1)生理性黄疸:其特点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血清胆红素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备注: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新生儿溶血症,母婴血型不合最为常见(母亲O型,婴儿A型或B型)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生理性黄疸应密切观察黄疸变化,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当血清胆红素>μmol/L(20mg/dl)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②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③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4、正确答案:C

解析:新生儿黄疸

(1)生理性黄疸:其特点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血清胆红素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备注: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新生儿溶血症,母婴血型不合最为常见(母亲O型,婴儿A型或B型)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生理性黄疸应密切观察黄疸变化,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当血清胆红素>μmol/L(20mg/dl)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②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③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5、正确答案:C

解析:由患儿的临床表现“皮肤、巩膜发黄”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以判断为病理性黄疸,即高胆红素血症(C对)。

6、正确答案:B

解析:光照疗法:婴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μmol/L(7mg/d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B对)。

7、正确答案:E

解析:该患儿的黄疸症状表现得很明显,所以应该重点观察皮肤颜色来检测病情进展(E对)。

8、正确答案:C

解析:脓性感染用过氧化氢,可以防厌氧菌。(C对)

9、正确答案:E

解析: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不完善,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道细菌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和尿胆原,肠肝循环增加。(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10、正确答案:A

解析: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日即出现黄疸,4~5日最重,10~14日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根据题意可知,该患儿可能为生理性黄疸。(A对)

11、正确答案:E

解析: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日即出现黄疸,4~5日最重,10~14日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E对)

12、正确答案:E

解析:病理性黄疸的特点为生出后24小时内出现,过重、消退延迟、退而复现或日益加重。(E对)

13、正确答案:B

解析: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现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乳、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本病多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所致。患儿为早产儿生后3天,皮肤黄染,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近日患儿出现拒乳、嗜睡、反应低下,考虑该患儿并发了胆红素脑病。(B对)

14、正确答案:D

解析: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日即出现黄疸,4~5日最重,10~14日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根据题意可知,该患儿为生理性黄疸。(D对)

15、正确答案:E

解析:适当输入血浆和白蛋白,应用光照疗法,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纠正酸中毒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因此“为了降低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其常用的方法为输白蛋白。(E对)

16、正确答案:C

解析:患儿进行光照治疗时,全身裸露,以增加照射面积;穿好尿裤并戴遮光眼罩,以保护会阴部和眼睛。(C对)

17、正确答案:C

解析:关于新生儿黄疸,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日,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而非完全中断母乳喂养(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樟脑丸可诱发溶血,故保管患儿衣物时勿放樟脑丸(A对);

保持患儿大便通畅,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B对);

红细胞G6PD缺陷的患儿,应忌食蚕豆及其制品(D对);

有后遗症的患儿,应给予健康治疗和功能锻炼(E对)。

18、正确答案:A

解析: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行光疗时应首先进行皮肤清洁,遮盖会阴部位,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患儿的视网膜,保护眼睛(A对);光疗时间超过24小时会造成体内核黄素缺乏,可间断照射,但不超过3天(B选项表述模糊,且不是光疗时特别注意的问题);一般光疗同时或光疗后应补充核黄素(维生素B2),以防止继发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导致的溶血(C错);光疗只是照射表面皮肤和浅层组织,而黄疸是全身上下内外都是发黄的,身体深处的黄染还会不断渗出来,所以不能单纯以表皮的黄疸消退作为停止光疗的依据,而应以实测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为准,只有血清胆红素浓度恢复到正常范围,才说明患儿的黄疸已降至安全水平,才可以终止相应的治疗(D错);光疗时温度较高,且患儿哭闹等因素会加剧水分的散发,可将患儿抱出光疗箱进行母乳喂养,避免脱水,但不能在照射的同时哺乳(E错)。本题在做判断时应格外注意题目要求,即“护士应特别注意”,选项首先是描述正确无误,其次应结合实际临床护士工作职责,所述问题必须是在护士能力范围及职责范围之内。

19、正确答案:A

解析: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运转胆红素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不完善,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另外,肠道细菌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使肠肝循环增加,使得新生儿易产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该患儿吃奶好、大小便正常,未见身体不适的症状,且黄疸出现在正常的时间内,且血清胆红素浓度也在正常范围内,故考虑为生理性黄疸(A对);

病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产生的。发生溶血(D错)、红细胞增多症、感染(C错)等都会使胆红素生成增多;肝炎(B错)、胆道堵塞(E错)等会造成胆汁排泄障碍,这些都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

20、正确答案:C

解析: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警告期患儿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C对,ABDE错)。

如花老师在这里呢

加如花老师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