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患者,男,56岁。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天,突然发现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此时重点观察患者的
A.意识
B.呼吸
C.体温
D.脉搏
E.血压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胃大部切除术后3天最重要的措施是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液和血压的变化。该患者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重点监测血压,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应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压、脉搏和呼吸,直到血压平稳。
82.患者,女,45岁。因肝硬化腹水入院。放腹水后出现精神错乱、幻觉、嗜睡伴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等表现。该患者的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A.忌食蛋白质
B.限盐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补充多种维生素
E.清醒后供植物性蛋白质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肝硬化患者放腹水后出现精神错乱、幻觉、嗜睡、伴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考虑该患者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患者禁用维生素B6,以免多巴在外周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正常递质的传导。肝性脑病急性期发作首日禁食蛋白质,减少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氨,每天供给足量的热量和维生素,即无蛋白、高热量饮食,以糖类为主,限制摄入脂肪类食物。显著腹水者给予无盐低钠饮食。清醒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有利于保护结肠的正常菌群及酸化肠道,减少氨的生成。
83.患儿,男,4岁。以病毒性脑膜炎入院。经积极治疗,除右侧肢体仍活动不利外,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家长要求回家休养,护士为其进行出院指导,不妥的是
A.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患侧肢体保持功能位,尽量减少活动
C.指导用药的注意事项
D.保持患儿心情舒畅
E.指导定期随访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护士指导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家长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对有肢体障碍等后遗症的患儿,应鼓励其进行功能训练,而不是减少活动。出院后应加强患儿营养,定期随访。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不能口服者行鼻饲或静脉营养。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等变化,针对不同变化做好急救。讲解该病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安慰患儿及家属,保持患儿心情愉悦。
84.患者,男,20岁。头颈部、左上肢被火烧伤,胸前还有两巴掌大小的烧伤。评估其烧伤面积为
A.18%
B.20%
C.17%
D.15%
E.16%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新九分法估计烧伤面积,头颈部为9%,双上肢为18%。手掌法估计烧伤面积,患者本人五指并拢,单掌手掌的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故该患者的烧伤面积为9%+(18÷2)%+2%=20%。
85.患者,男,50岁。长期酗酒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首先改变的生活方式是
A.戒酒
B.补充维生素
C.保证充足的营养、低脂高蛋白饮食
D.服用解酒护肝药
E.保持心情舒畅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A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为防止肝硬化进一步恶化,该患者应首先改变的生活方式是戒酒。
86.某产妇,足月产后3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位于脐上1指,子宫体软,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做好会阴护理
B.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C.监测体温变化
D.做好心理支持
E.红外线照射会阴部每天3次,每次1小时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该产妇产后3天子宫底位于脐上一指,考虑为子宫复旧不全。应按摩子宫促进收缩,手测宫底高度、软硬度,并按压宫底,促进宫内积血的排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发生感染时,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会阴水肿严重应局部用红外线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需特别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产后3天内应充分休息,指导患者对产褥期常见问题的自我护理,减轻产妇的无助感。
87.患者,男,40岁。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6小时胃管引流出75ml咖啡色液体。护士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观察意识情况
B.观察自理能力
C.查看患者尿量
D.查看术后用药
E.监测生命体征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胃大部切除术后3天最重要的措施是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液和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压、脉搏和呼吸,直到血压平稳,注意观察患者神志、体温、尿量、切口渗液及引流量等。
88.患儿,2岁。麻疹恢复期,体温突然再次升高,出现嗜睡、惊厥等症状;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喉炎
C.支气管炎
D.心肌炎
E.脑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麻疹的主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该患儿出现嗜睡、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温突然再次升高等表现,与麻疹脑炎相符合。患儿无显著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处于麻疹恢复期,麻疹病毒引起的肺间质感染基本已消退,故可排除肺炎和支气管炎;喉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心音低钝。
89.患者,男,16岁。发热、干咳3天,最高体温37.8℃。其同班同学中有数人出现类似症状。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白细胞8.5×/L,中性0.75,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纹理增粗、模糊。该患者抗感染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左氧氟沙星
B.头孢拉啶
C.阿奇霉素
D.青霉素
E.阿米卡星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支原体肺炎临床起病较缓,发热一般在38℃左右,偶可高热。干咳为本病最突出症状,呈阵发性剧咳,如有痰,常为白色或带有血丝。胸部体征很少,有时可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大环内酯不敏感者则可选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无效。阿米卡星为半合成的氨基苷类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对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
90.患者,女,58岁。傍晚时突发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夜班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肢体恢复了功能,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护士考虑该患者可能是
A.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短暂脑缺血发作
C.脑血栓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突然,持续短暂5~30分钟,一般在1小时内恢复,最多不超过24小时,为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不留神经功能缺失,反复发作。该患者突发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在护士查房时,患者肢体恢复功能,考虑该患者可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起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多见,发病前1~3周常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脑血栓形成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可能与此时血压下降、血流减慢、血黏度增加有关。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患者,常有高血压史,冬季易发,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无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有肢体瘫痪、失语等局灶定位症状和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出现迅速,发病后血压多有明显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是最具特征性的体征,一般无定位性神经系统体征及肢体瘫痪。
今天你答对了几道?留言区和小伙伴们比拼一下吧~-划重点-
↓↓↓
护士高薪选择
护理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沟通与咨询训练营
小儿推拿保健师
母乳指导
产后康复师
小儿推拿师资班
哺乳顾问研修班
中医康复技术
医养结合管理师
月子护士
高级营养师
护士资格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