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张女士,60岁,因突发剧烈头痛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颅脑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显示颅内动脉瘤,一期给以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案例二
胡女士,59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入院时,嗜睡状态,精神萎靡,右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
经神经介入技术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良好,四肢活动自如。
案例3
耿女士,59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正常,颈部抵抗感,脑膜刺激征(+)。
经神经介入技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现患者已康复出院,无明显后遗症。
DSA显示动脉瘤
术后栓塞完全
据神经外科主治医生颜进项介绍说,以上都是脑动脉瘤患者,经过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小贴士
目前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由以下几种推论:
1.先天缺陷因素:先天发育异常以及家族性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其一级亲属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增加4倍。
2.后天性因素: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梅毒螺旋体、曲霉菌、毛霉菌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伤、转移癌等诸多因素破裂颅内动脉,可造成动脉瘤。
据统计,脑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全部病例的85%左右,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它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一旦确诊,必须紧急处理。
颜进项医生表示,传统的开颅夹闭术需要打开颅骨进行手术,此手术刀口长、创伤大、耗时长、恢复慢。
而弹簧圈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微导管将数个弹簧圈填塞动脉瘤,隔绝动脉瘤与正常动脉,使得血液不能进入动脉瘤内,防止其再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手术不需要开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逐渐成为治疗脑动脉瘤的首选。
近年来,医院开展了脑血管介入技术,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还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介入科等相关科室选派中青代骨干力量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脑血管介入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目前,由神经内一科副主任逯振想、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颜进项等人成立的脑卒中介入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脑血管疾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开展了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取栓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锁骨下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使更多脑血管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版权申明
图片文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在开头标注作者来源
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