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疾病实属不幸,早期的迷茫、不知所措或者病急乱投医更是增加了这份不幸,如果我们对疾病有初步的认知,建立良好的信念,得到专业的指导,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疾病的诊治活动中来,势必事半功倍。
JAMApatientpage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图画简单描述了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状况,虽然不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但至少让我们的患者朋友们对此类疾病及健康状态有个初步了解,在年10月29日第15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我们的团队重点翻译了这个版块的卒中预防知识,响应今年宣传主题“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口号“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用。
卒中是由于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流或氧气引起的脑组织受损。缺血性卒中是由脑血流量下降引起。缺血性卒中有多种不同的类型,由于向大脑供血的动脉堵塞(如颈动脉疾病);颅内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血栓性卒中),心脏血栓脱落至大脑(栓塞性卒中)或由于心力衰竭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脑实质或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损伤称为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发生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却是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类疾病。并且出血性卒中也是导致严重的非致死性脑损伤的原因,它可以引起肢体瘫痪或无力、言语不利、吞咽困难、思维混乱及日常活动受限。年6月9日JAMA发表的一篇关于出血性卒中的文章。卒中的症状立即致电急救中心–请拨打突然出现的颜面部、上肢、下肢无力或麻木,尤其是单侧突然出现的意识模糊、言语表达困难或言语理解障碍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突然出现的行走困难、眩晕、平衡障碍突然出现严重的不明原因头痛重点突出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结合计算机断层影像(头颅CT)扫描,可以明确卒中的诊断。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卒中是非常重要的,应立即启动治疗,减少脑细胞损伤。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压升高)是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抗凝药物的使用使脑出血的风险升高,特别是不正确的使用或大剂量使用时
颅内动脉瘤
药物滥用
卒中家族史
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所有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
治疗
出血性卒中的治疗首先需要终止脑部持续性出血。有时需要通过手术来止血、清除血凝块、夹闭动脉瘤或降低颅内压。通常需要用药物来治疗高血压。必要时需输注血液制品。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生命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