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人类的头号杀手
据WHO统计,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8/10万,是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为.3/10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预防是关键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NO1.吸烟
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可使其风险增加近1倍,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2~4倍。研究证实被动吸烟同样也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风险几乎是主动吸烟的2倍。
专家推荐:
(1)吸烟者应戒烟,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I级推荐,A级证据)。
(2)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I级推荐,B级证据)。
(3)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险性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吸烟的危害(Ⅱ级推荐,B级证据)
NO2.饮食和营养
观察性研究显示饮食中的一些营养素与脑卒中风险相关。
专家推荐:
(1)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I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人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推荐的食盐摄人量≤6g/d,钾摄入量≧4.7g/d(I级推荐,A级证据)。
(3)强调增加水果、蔬菜和低脂肪奶制品的摄人并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小于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g、水果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g;食油每日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I级推荐,A级证据)。
NO3.缺乏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可降低脑卒中风险,且不受性别或年龄的影响。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指出积极参加身体活动的男性和女性脑卒中和死亡风险较极少活动的人降低25%~30%。
专家推荐:
(1)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I级推荐,B级证据)。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前,应考虑进行心脏应激检查,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限度,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
(2)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min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I级推荐,B级证据)。
NO4.肥胖
伴发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的脑卒中与超重或肥胖相关。
专家推荐:
(1)在超重和肥胖者中,推荐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以减少脑卒中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
(2)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I级推荐)。
NO5.饮酒
大多数研究表明,酒精消耗和全部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一种“J”形关系。也就是说,轻、中度饮酒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过量饮酒则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升高。
专家推荐:
(1)饮酒者不提倡大量饮酒(I级推荐,A级证据)。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饮酒者应适度,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Ⅱ级推荐,B级证据)。
?预防“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降低脑卒中风险,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抽烟喝酒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好吃懒做而羞耻;这样,在年老的时候,他就能够说:“还好我当年看了那篇文章,坚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享受一个多彩的人生”-------杨斯托洛夫斯基
本文内容由杨丽红摘自《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图片来自网络,杨进编辑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内容及涉及图片、视频仅供参考、交流,学习!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本文转载自:天津针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