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脑梗塞高发季节,关于脑梗塞治疗的“黄金3小时”,你了解吗?
今天健康君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与你聊聊脑梗塞这些事......
在说脑梗塞之前,
健康君先来科普一下脑卒中
黄燕主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高。脑卒中与心脏病,肿瘤构成人类三大死因。脑中风患者中大部分都是脑梗塞,而冬季是脑梗塞高发的秋冬季节,更要警惕,要注意预防,一旦出现预兆,要抓住治疗的“黄金3小时”。
有以下症状的一定要警惕??⊙症状突然发生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有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一侧肢体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功能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头痛和呕吐。
⊙上述症状伴有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这一点要时刻谨记!!!
患者一旦发病按病情缓急选择就诊部门??如果病情危急,应直接到急诊内科,让急诊内科医生做初步处理后,收治神经内科病房,若果症状较轻,可选择神经内科专科门诊,脑卒中的治疗取决于卒中的类型,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脑卒中患者均应收治神经内科病房。由神经内科,急诊内科,检验科,影像科室组成。
凡在发病时间窗内到达急诊内科患者,医院马上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必要检查,迅速收治神经内科病房,由神经内科专科高年资医生(副主任医师以上)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判定是否符合静脉溶标准。
李又佳主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为什么冬季是脑梗塞高发期?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超出人体的自身生理调节能力,加上冬季人们运动减少,天气干燥,喜欢进补、多吃荤食,导致血液粘度度高,血压升高,极易引起脑梗塞,导致瘫痪,言语不清,手脚麻木,甚至神志不清。部分脑梗塞早期有预兆,但易被忽视,比如许多患者在走路、吃饭时,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活动不灵便,或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许多患者都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诊断和治疗。如果此时及时就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避免出现瘫痪等严重后果。
脑梗塞发生3小时内是治疗最佳时间!
脑梗塞是急症,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抢救要争分夺秒,
3个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间。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的万名脑中风患者中,只有0.6%的人在中风后得到了及时溶栓治疗。脑梗塞由于脑血管缺血、缺氧,局部脑细胞缺血水肿,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轻者可导致瘫痪、失语,重者可导致死亡。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塞急性期最有效的方法,可使血管立即再通,在此时间内用溶栓药物治疗,42%的病人都能够恢复工作或自理能力。如果超过3个小时,特别是6个小时后,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出现坏死。即使这时候采取措施,疗效和预后亦会大打折扣。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有人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手脚麻木、言语障碍,医院就诊或拨打,到医院以后,医生可以用药物打通阻塞的脑血管。
民间流传偏方不可信,治疗重预防!
李又佳主任医师提醒?
治疗脑中风一定不能听信“谣言”。老百姓当中流传着很多治疗脑中风的“祖传秘方”、民间偏方等,比如所谓的放血疗法。这些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要听信,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诊治。
脑梗塞是可以预防的
控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血液高凝状态、肥胖、高脂肪、高盐、低钙饮食,吸烟与饮酒、血压过低等都能成为诱发脑中风的因素。
预防脑卒中的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体一次。定期体检了解血压、心脏、血糖、血脂等水平,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并控制好血压,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查血压,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限酒,适量活动,作规律运动:有氧运动,循序渐进,由简到繁,持之以恒。至少每周1-3次、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平时宜低盐脂饮食,食盐少于6克/天,规范作息、劳逸结合、合理膳食等,多吃含蛋白质、纤维素较高的食物、蔬菜和水果等。
气候的变换也容易引发脑脑卒中,尤其是老年人,应当注意早晚添衣保暖。常梳头也能对脑卒中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不宜暴饮暴食,预防肥胖,当然平时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忌暴怒暴喜也很重要。
健康君再长气一次,
任何疾病,
预防胜于治疗!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啊!
资料来源:医院
编辑:健康肇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