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开颅骨到不见切口/
垂体是人脑部的一个小小的腺体,虽然才6mm左右大,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司令部,影响着全身的内分泌功能。
在垂体生长的肿瘤上动刀并非是易事。
垂体隐藏在大脑的最深部,开颅手术需要把颅骨打开,把整个脑子抬起来,才能显露深部的肿瘤,不仅花费了九牛二虎之的力气,而且无论是手术视野或照明都很差,切除很不方便。
开颅手术
如果换一种思路,就会显得容易的多。
既在颅腔底部,也是鼻腔顶部。钟教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釜底抽薪」。颅底跟鼻腔的顶部之间隔了一层颅底骨质,就像天花板一样,开颅等于从两楼去做,要把脑子抬起来,才能找得到地板上的这么一个垂体瘤。
如果从下面一层楼把薄薄的天花板挖一个洞,通过这个洞把垂体里面的垂体瘤切掉了以后,再悄悄地撤出来。
现在,大部分的垂体瘤手术可以通过鼻腔,即所谓的「经鼻入路微创切除术」。
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即使经过鼻腔做手术理论上可行,要是没有相应的工具也无法实现。
鼻腔深部到大脑底部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一个是肉眼无法看清,另外切除肿瘤也需要借助一些比较狭长的工具。
显微镜的引入是一个技术突破。
把两个鼻孔扩开,光源打进去,医生就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顺着狭长的鼻孔通道到顶端来进行操作。显微镜下垂体瘤手术
但这种显微镜手术的缺点也很明显,相当于「隔岸瞭望」,手术视野会受一定的限制。直到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手术有了质的飞跃。医生不用再「凑着鼻孔往里看」了,细长的神经内镜可以直接伸抵颅底,顶端配备了广角摄像头扩大了手术视野,还有冲洗装置和冷光源照明系统,医生可以直接在另一头的显示屏上进行清晰观察和双手操作。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内镜的技术从标清到高清,现在已经达到超高清的水平,当内镜贴近肿瘤的时候,肿瘤表面的每一条血管都看得非常清楚,手术就可以切得很干净,也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如虎添翼下的理念发展/
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巧手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手术技巧也得以更新。
肿瘤全切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的同时,临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