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峡(医院)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有着共同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此是构成脑心同治的病理基础。同时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心脑综合症及脑心综合症,此是脑心同治的临床基础。本文主要讨论脑心综合症。
脑心综合征是指因急性脑部疾病引起的心脏异常,当脑部病变平稳或好转时则心脏异常也随之好转或消失。脑部疾病主要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和急性颅脑损伤。心脏异常主要是心电图异常、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等。其发生机制是脑部病变累及下丘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介导心脏发生损伤,是脑心相互作用的研究新领域。
急性脑卒中有20%~40%可发生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几乎%发,且一般发生在第1周内,但脑卒中后心电图变化是暂时现象。
急性脑卒中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常见,也可发生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室早、室速和室颤。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大多表现为ST改变、多导联广泛而深倒T波且倒置T波(尼加拉瀑布样T波)的两支不对称。其他心电图表现有异常U波、QT间期延长;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76%的患者出现ST-T和/或QT间期延长。部分患者出现血浆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T(TnT)浓度增加,反映了急性脑卒中时由于交感肾上腺系统激活引起的局灶性心肌损伤所致。
如患者女,50岁,-5-:00左右突发意识丧失数分钟,意识恢复后,自觉头痛,无胸痛及胸闷。于-5-:40医院,查体:血压/96mmHg,心率85次/分,神志清楚,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0.48ng/mL(参考值0.01-0.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9ng/mL(参考值2.0-7.2ng/mL)。心电图(图1)示: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4mv;V5、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05-0.15mv,V3-6导联T波倒置。07:57行心电图检查示(图2):II、III、aVF导联ST段回落至基线,II、III、aVF及V7-V9导联T波倒置。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0.18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8.7ng/mL,肌红蛋白ng/mL。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给以抗血小板、降脂及改善循环治疗。但患者头痛持续不能缓解,血压/mmHg左右,无颈项强直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体征。-5-:05心电图示(图3):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仅II、III、aVF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深度0.8mv,T波的开口及顶部都增宽,双支不对称,最低点呈钝圆形;Q-T间期0.48秒;Q-TC间期0.62秒。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仍有头痛,-5-08复查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幅度降低(图4)。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图5)。行冠脉造影,冠状动脉正常。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年,Burch报告了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形态特殊的巨大倒置T波心电图表现,常见于颅内出血,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年美国著名的Hurst教授将出现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形态特异的一种巨大倒置T波命名为尼加拉瀑布样T波。其心电图特点:①巨大倒置的T波,多数大于1mv,部分可达2.0mv,倒置的T波常出现在胸前导联,集中在中胸及左胸V4-6导联,也可出现在肢体导联,而在aVR、V1、Ⅲ等导联可能存在宽而直立的T波;②Niagara瀑布样T波的演变迅速,持续数日后自行消失;③T波宽大畸形异常宽大的T波形成与T波前肢和ST段融合有关,与T波后肢和隐匿倒置的U波融合有关。T波的开口及顶部都增宽,T波最低点长呈钝圆形;④不伴有ST段的偏移及病理性Q波;⑤QTc间期显著延长是重要的特征;⑥U波幅度常0.15mV;⑦常伴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