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出路,走出去才有路;什么叫困难,总是将自己困在一个地方不动,那人生自然就难了。业精于勤荒于嬉,想让自己优秀就要勤奋,嬉戏玩乐的日子会让人荒废,最终被淘汰出局。
—写在前面的话
01
人真得不能太清闲,闲则废
人为什么不能闲着?我讲讲身边一个朋友的故事。
她大学一毕业就进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员工不多,只有三个人,等她进去后正好可以凑一桌打麻将。
她们的领导长期在总公司上班,半年左右才来一趟,请大家吃饭,这里俨然成了总公司遗弃的地方,却成了她们的天堂。
周末双休,上班没人管,工作没硬性要求,更没有业绩考核等等,每天上班就是追剧、睡觉、聊天、购物、刷微博...
用她的话讲,工作太闲了,每天不知道干什么,但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也不错,所以四五年过去了,没有谁想过离开。
去年,朋友问我有没有合适的工作给介绍,我惊愕,你那么舒服的工作要辞掉吗?她发了一个捂脸的表情,不是的,是总公司要准备在我们这城市撤了,这边估计撑不到年底了。
因为是老同学,关系也不错,我就帮她开始物色合适的工作,发了好几个过去,结果都不行:不是工作不好,而是她觉得不能胜任。
这几年过得舒服又清闲,她几乎丧失了正常上班族的战斗力,能力还停留在刚毕业的阶段,但年龄却已近三十,人至中年。
她说,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错,清闲又按时发工资,现在想想真是浪费了几年大好的时光,可惜没后悔药吃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想让自己优秀就只有靠勤奋,嬉戏玩乐的清闲日子只会让人荒废,最终被淘汰出局。
老祖宗的一些话,我们读书时就在学,但只是会背,却并没有以此为诫。
为什么毕业几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很大?
其实就是看在这几年之中干了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
曾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舍我其谁。觉得这个世界一分付出会有一份收获。世界会很公平的对待你的付出,现在看来,因为世界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你认为你做的很多很努力,但是其实,在人家眼里都是应该的,甚至还远远不够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委屈和无奈。或许,并不是世界错了。而是我们太高看自己了。
02
爱折腾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为什么说,越爱折腾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呢?首先,这样的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是想改变目前现状的愿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前几天,我看过一位朋友发的朋友圈,很有意思。
什么叫出路,出路就是走出去,多折腾折腾,活路就出来了;什么叫困难,困难就是总是将自己困在一个地方不动,那人生自然就难了。
我有一发小,关系很铁,如今见面我就叫他胡老板,这家伙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他高中学得是美术,后来考进了南京艺术学院,我就调侃他,赶紧给我画几幅,等你出名了,那可就值钱了。
他还真给我画了几幅,我也以为成为一个艺术家是他将来要走的路。
大四那年,他开始做起了培训,教孩子画画,毕业后就和两舍友开了一个工作室,事业有声有色。
一年后,他竟然抽出股份不干了,自己开了一家奶茶店,我一度骂他脑子坏了,瞎折腾什么。
三年过去了,现如今他将奶茶店开了十多家分店,交给了一个总店长管理,自己则专心经营起了一家串串店。
喜欢折腾,是我给他设定的标签,我发现身边很多的朋友,包括看过的一些故事和案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
越是喜欢折腾,不安于现状的人,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成功。
马云当年是在学校里当英语老师的,多好的工作,但他出来了,成立了海博翻译社,创办了中国黄页,都不成功,最后折腾出阿里巴巴。
俞敏洪可是北大的老师,据说快评上教授了,因为在校外办班赚课时费,被北大处分,后来他索性辞职,几经折腾,创立了新东方。
这个世界太平了,平到任何人都可以很虚幻的感觉到自己和那些牛逼的人站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们可以很轻松的评论商业巨子,政治人物。然后谈笑风生,点评得失,产生一种天下英雄不过如此的豪迈感。最终的结果就是做不了小事,看不到以前的路,看到的远方太远,忘了如何走路。
太多的年轻人都觉得很容易在他这个年纪获得与年纪不匹配的东西。三十岁不到就幻想着豪车名宅,美女如云。却从没想过怎么能脚踏实地获得这些,也没想过为这些事情付出的努力和委屈。
努力奋进,且思且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