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师张锡纯医案十一第四百七十五

白癜风治疗偏方 http://m.39.net/pf/a_7568336.html

1,张锡纯用秘红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统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多见于青壮年,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破裂。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并且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一侧动眼神经瘫痪,而全身瘫者少见。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一般检查,全面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应结合一些特殊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选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等,即可确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中医”血证”范畴,病理机制与肝气上逆,络伤血溢有关,平肝降逆、益气止血为其主要治法,可以应用秘红丹。

秘红丹加减:大黄10克,肉桂5克,白及5克,共研末,代赭石30克煎汤送下。

肝火上炎,可加龙胆草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气血亏虚,可加党参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阴虚火旺,可加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出血,加仙鹤草12克,阿胶10克(烊化),茜草10克。

根据《湖南中医杂志》,,(4):4,杜永岩报道:秘红丹治疗颅脑血证疗效显著。

处方:生大黄45克,上肉桂20克,代赭石克,共研细末,装0.5克于胶囊内,每次2粒,每2次。另服汤剂:党参20克,黄芪20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冲服),仙鹤草10克,藕节炭30克,地榆炭10克,白术10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5克。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2.张锡纯滋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黄芪一两,当归五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穿山甲二钱,路路通三个,王不留(炒)四钱,丝瓜络做引,或用猪蹄炖汤煎药。

主治少乳,由于气血虚或经络瘀结者皆效。

此方为我临床常用,效果很好,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减。以前所治病人我都没有记录,下面录两例最近的治验:

我在岸堤,一妇女生产后两日乳汁不下,两腋下胀痛起块,伴低热,请我去家中为之诊疗。我说:“此为‘蒸乳’,不必惊慌。为开上方去丝瓜络、猪蹄,加蒲公英、银花、皂角刺。两剂。”

一个半月后,患者自己来说:前方服一剂,低热退,腋下块消,乳汁亦通畅。因艰于服药,余一剂未服。满月后,有一天见别人吃一种糕点,也去买来,不想吃后竟至乳汁全无,急取剩下的一剂药煎服之,乳汁复下而愈。

年,岸堤新兴村一人来,说:家中有一只羊下了三只小羊,不知因什么原因,大羊乳汁竟是点滴全无,三只小羊堪堪饿死,问我可有良方以救之?我说:“人缺乳,我治的可谓不少,但羊确没有治过。他说:“无妨,你可开药我试一下。”

3.看张锡纯医案,山药在关键时刻是可以用来救命的。

最令张锡纯推崇备至的估计首推就是山药了。

张锡纯说山药既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能收涩。所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药性又平和,按他的意思是“宜多服常服耳”。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一个方名叫“一味薯蓣饮”,单用一味山药就可以救命。

说有一次张锡纯治过一室女(室女在古代指未婚的女子,大概就是16岁左右的少女吧),禀赋羸弱,就是先天瘦弱无力的样子。当时这位少女是什么情况呢?感冒了,是风温感冒,就是咳嗽痰喘,估计还有喉咙痛。于是张锡纯就给这位少女开了小青龙加石膏汤,又按《伤寒论》的加减法把麻黄改成了杏仁,一剂而愈。然而第二天早上喘大作,气短不足以息,其脉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数,按之即无”,张锡纯大惊,此阴阳将脱之症啊!这位少女住在乡下,附近没有药店,当时情况那是相当凶险,根本没有时间到镇上去买药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还好在之前治病的药里面有两许山药还没有用掉,于是急煎服之,一喝下去呼吸就平稳许多了,气就接上了,于是就有时间到镇上去买药了,方中仍重用山药而愈。

您看,当时在这么凶险的情况下,一味山药就救了这位少女的命。

另一个案例是一妇人产后十余日突发大喘大汗,身热喘嗽。别的医生用黄芪、熟地,白芍等药治疗,汗出少了,其他症状似乎没什么改变,后请来张锡纯,经过望闻问切一番,发现其脉非常虚弱,数至七至,从症状和脉象来看似乎治不好了。然张锡纯何许人也,急用生山药六两煮汁当茶饮之,饮完添水再煮,第二天又再用山药六两如前,三天而愈。

这就是张锡纯,对药物的性能、用量拿捏的精准度另人刮目。

张锡纯的经验,山药不可炒用,因其含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

生山药用于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往往能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对于上焦燥热,下焦滑泄者,此等危险之候,如果用凉润治燥热,则滑泄愈甚;欲以涩补治滑泄,则碍于燥热,张锡纯的经验是重用生山药,滑石粉辅之。

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治上焦燥热,下焦滑泄的,说是奉天有个号崧宅的人的幼子,四岁得了温病,邪犹在表,医生没有清表而投于苦寒之剂,服后接连四五日滑泄不止,上焦燥热,这是治坏了,《伤寒论》谓之坏病。那么这个小孩子是终日闭目而喘,精神昏愦。幸好其家人请来了张锡纯,在这里张锡纯充分发挥了其“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辩证思想,那么张锡纯诊出这个小孩子的是“病虽危险,其脉尚有根柢,知可挽回”。于是开方生山药、滑石各一两,生杭芍四钱,甘草三钱,煎汤一大杯,因孩子太小了,于是分多次慢慢的温饮而下,尽剂而愈。

张锡纯(年-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父亲喜欢写诗,著有《莲香斋诗稿》。小时候,他父亲就要他读唐诗,还精选历代名家诗数百篇要他背诵。因此,张锡纯十余岁就能写出一手好诗。有一次,他在题为《天宝宫人》试帖诗中,写了“月送满宫愁”的诗句。他父亲认为那是佳句,大加称赏,并对人说他的儿子“异日当以诗显名”。但实际上,张锡纯“显名”的,并不是“诗”,而是“医”。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第后,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同时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年,奉天设医院——医院,聘张氏为院长。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他的一生除了孜孜研究医学外,还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

作品要求

1.按照严格定稿制度,不得文中加空格及题目与正文不统一。

如:三月春风

文/某某

正文

2.必须严格要求审题题意。

3.不要中庸作品。

4.凡平台没有展示前其他地方看见,作全部放弃处理。

5.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nzwmcx/5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