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也叫颅内动脉瘤,但它不是肿瘤,是颅内血管上鼓起的泡泡(就像自行车轮胎老化后鼓包一样),由于长期的血流冲击,泡泡长大,在薄弱的顶端爆裂出血(车胎爆裂漏气),造成颅内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出现突然剧烈的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严重时很快进入昏迷甚至死亡。由于发病时多比较急,人们常常称之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如果发生过出血,不手术处理随时可能再次出血。脑动脉瘤在人群中发生率约6%,有脑动脉瘤的人群年破裂率在1-2%,年破裂患者约有20人/10万人,好发年龄在40-60岁。由于近些年来,检查手段的简易、可及和廉价化,检测出动脉瘤数量明显增多。
二、脑动脉瘤病人都会有什么症状呢小的未破裂动脉瘤通常不会导致任何症状,较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可能压迫临近脑组织或脑神经而产生症状。这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患者可发生轻微头痛、视物模糊、动眼神经麻痹、言语不清等征兆。如果动脉瘤破裂,患者常突然感觉剧烈的头痛,此种头痛常常被描述为“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头痛”,这也是动脉瘤破裂最典型的表现。同时,头痛可伴随有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烦躁不安、视物模糊、甚至昏迷等。
三、脑动脉瘤最大的风险是什么脑动脉瘤在未破裂时,一般不会有症状,我们所担心的是动脉瘤一旦破裂,其致死致残率相当高。在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约三分之一经过外科治疗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留下不同程度残疾,三分之一可能死亡。
四、为什么会得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心脏出来的血液约有15%进入仅有克的大脑,血流量巨大、血管缺乏支撑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脑动脉瘤是在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血管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形成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遗传因素等与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五、怎么发现脑动脉瘤
(1)CTA(CT血管造影):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且无创伤。通过注射造影剂,使得脑血管清楚显示。做个CTA,就是静脉推个造影剂,打个大脑CT,几分钟就搞定,费用也不高。
(2)MRA(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够显示动脉瘤及其与周围组织或其他血管的关系,动脉瘤内的血栓及血流部分也能显示,也是无创检查。(3)脑血管造影(DSA):是脑血管检查精标准,它能精确显示脑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生长方向、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以及是否合并脑动脉狭窄、斑块、痉挛等,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脑动脉瘤的诊治水平。这种检查是在无菌的导管室完成的,患者平卧于造影台上,术者通过大腿根部或手腕动脉穿刺,在X射线下注射造影剂获得血管的影像。该检查方法为有创性检查,患者会感受到有些不适,费用较贵。
六、脑动脉瘤都需要治疗吗
脑动脉瘤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动脉瘤壁的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因素,与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密切相关。相对而言,体积大的动脉瘤一旦破裂,风险往往会更高。多数学者认为小于3毫米的微型动脉瘤可以随访观察,大于5毫米的动脉瘤最好选择治疗。
七、脑动脉瘤如何治疗
(1)未破裂脑动脉瘤,一旦选择治疗,可以根据动脉瘤生长位置、生长的方式选择开颅手术或介入治疗;
(2)破裂的脑动脉瘤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形成,这种情况就必须要考虑手术或介入治疗了;
(3)大多数的脑动脉瘤通过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选择要综合参考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脑动脉瘤的部位和解剖特点,患者的年龄和体质情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等。究竟是开颅手术好呢还是介入“微创”手术好,应该由专业的神经外科或神经介入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是治疗方式选择应该个性化。美国一机构做了大宗病例研究,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6年复发率约1%;“微创”介入栓塞病人6年复发率约34%。
目前尚没有预防脑动脉瘤的有效办法。对于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抽烟、多囊肾、家族有人患动脉瘤者,应做推荐做头部CTA筛查,发现有脑微小动脉瘤时,要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以便能够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前给予及时治疗。总之,脑动脉瘤其特点是患病率高、破裂率相对较低,但是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在设备和技术方面都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