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是最常见的脑淀粉样病变,属变性疾病,其他脑淀粉样病变包括淀粉样瘤及淀粉样β相关血管炎。CAA是老年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60岁以上病人脑出血病因的11%~15%及脑叶出血的1/3~3/4。CAA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可为家族性或散发性、原发性或继发性,散发性更常见,而遗传型者常发病较早、病情更严重。继发性者见于2型糖尿病、甲状腺髓样癌及血液透析病人。CAA病理改变为脑各级血管壁淀粉样物质沉积,以中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病变为著,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小动脉纤维素样变性、微小动脉瘤形成、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无定形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常侵犯幕上脑实质及脑膜,出现脑叶血肿、灶性脑梗死、脑皮质斑点状出血、以及白质缺血灶。散发性CAA平均年龄为55岁,遗传性者则为35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CAA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脑叶出血、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痴呆及精神症状。
CT与MRI特点①部位及形态:以枕叶、颞叶、顶叶最常见,也可累及额叶、脑干、小脑,皮层下多见,但深部脑实质较少受侵。脑叶出血病变较大,皮层下常为点状或结节状病灶;
②CT平扫:急性期表现为脑叶高密度影,周围环绕不同程度水肿。脑白质常见不规则形、融合性低密度,脑室及脑沟裂、脑池增宽。偶见脑回钙化。增强扫描淀粉样瘤出现块状强化。少数病人出现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正常,脑凸面脑沟线状密度增高,具有一定特征性;
③MRI可见不同期龄的脑叶血肿,急性期呈T1等信号与T2低信号,血肿演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近似。非急性期者表现为脑白质融合性长T1长T2及FLAIR高信号病变,病变常较大且不对称。典型表现为T2*WI与SWI序列显示多灶性点状、结节状甚至块状低信号,累及脑皮质、皮层下白质以及柔脑膜,基底核及小脑较少见。增强扫描亚急性期与慢性早期血肿可见环状强化,淀粉样瘤明显强化。
简要病史
A
B
C
D
E
F
男,62岁。肢体无力、智力下降1个月。神经系统专科体检无阳性体征。CT与MRI所见基底核水平T1WI(图1A),双侧基底核与丘脑多发斑点状与结节状低信号灶,外侧裂及两侧大脑半球脑沟增宽。小脑水平T1WI(图1B),左侧小脑半球稍低信号影(箭)。基底核水平FLAIR(图1C),双侧基底核、丘脑多发高信号病变,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斑片状高信号。小脑水平FLAIR(图1D),两侧小脑半球低信号,周边见少许高信号(箭)。SWI(图1E,F),双侧大脑半球、基底核、丘脑、脑干及小脑多发结节状低信号,以基底核、脑桥、左小脑半球为著(箭),脑皮质较多病变。
最后诊断脑淀粉样血管病。
鉴别诊断①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CT可见密度较高及钙化,典型者呈爆米花状,常见于皮层下白质、基底核及小脑等处,皮质较少受累;
②多发腔隙性梗死继发出血性转化,以基底核、丘脑、脑干最常见,临床上有高血压病史;
③慢性高血压性脑病,有高血压病史,基底核及小脑可见微小灶性出血,一般不累及皮质;
④多发转移瘤继发出血,常见于灰白质交界区,占位效应及灶周水肿较明显,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颅外可见原发肿瘤;
⑤脑炎,可有前驱感染,病变侵犯灰质为主,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⑥弥漫性轴索损伤,见于外伤,累及深部脑实质及灰白质交界区;
⑦金属瓣膜置换术后,有相应治疗史。
简要讨论CAA为老年病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及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老龄化而快速增高,临床特点为非高血压病人出现痴呆,MRI为本病最佳影像学评价手段。影像学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多灶性脑叶出血、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尤其是脑皮质)多灶性T2*WI/SWI序列低信号病变。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