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呢?脑卒中,老百姓一般称为“中风”,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是一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约万人,其中70-80%致残,40%为重残。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
肢体偏瘫、吞咽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后遗症。
早期、规范化、全面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激发残存的脑细胞替代损伤的细胞行使功能,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本人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以及持续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很重要。
那么脑卒中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呢?
一般来说,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即可开始配合康复治疗,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康复的干预,可以避免“少动”造成的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和肺炎等加重病情的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关节损伤,科学训练,使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恢复的进程。
会诊查体
康复治疗在发病的前三个月效果最为显著,而且康复训练应持续进行,防止回归家庭后出现功能倒退或衰退。脑卒中病人如不早期康复,肢体功能可呈异常行走模式,即误用综合症或废用综合征,如人们常见到的“走路画圈”、“上肢挎小筐”样动作。如业已形成再进行康复治疗,则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目前研究发现,脑卒中病人接受规范的康复治疗后,约80%可站立活动,65-70%可生活自理,70%-80%的患者可无明显功能缺陷或只有轻微功能障碍,约10%的病患会出现严重残疾。因而恰当的康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实践证明,脑卒中发病半年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因而,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的首选。
(脑病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