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名列第二。
有研究指出,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仅我国就有2亿以上。国内一项对例颈椎病患者展开的最新调查显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徒增,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比30岁到50岁的患者高出了22%。近20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跌至39岁,颈椎病越来越低龄化。
通用名称:颈椎(以下简称本品)
英文名称:cervicalvertebra
椎体7块,椎间盘6块,韧带、肌肉若干。
设计使用寿命年,实际使用寿命因个人使用习惯而定。
本品不包退换,原厂无配件。
日光下保存最佳,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
参见身份证出生日期。
产品功能
1.支撑:本品具有支撑人体头部重量的功能,常低头,久坐族,易缩短本品使用寿命。
2.保护:本品内有大量重要血管和神经,保持本品结构良好是避免血管神经受损的前提。
3.运动:本品有很多关节和复杂的小肌肉,可以保持颈部灵活的运动,但不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使用时需要尽量避免。
4.造血:本品椎体部分有造血功能。
使用注意事项
经过测试,本品在不同状态下所受到的压力也不尽相同,具体请看下表:
常见问题
在不正确的使用情况或劳损下,本品可出现疼、不能灵活转动现象,还会使其关联的身体出现四肢的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本品如出现神经血管压迫,则会出现头痛、耳鸣、视力障碍、眩晕、心慌、记忆力减退、失眠等问题。
颈椎病的分型
颈型:
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神经根型:
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脊髓型:
①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椎动脉型:
①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其他型:
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一分钟测试你的颈椎问题,看看你在第几级一级:脖子酸痛、僵硬(这是颈椎病的最常见症状,也是预警信号)。
二级:肩膀、后背(尤其是肩胛骨内侧区域)酸痛,僵硬。)
三级:睡觉经常落枕(落枕是一种早期颈椎病)。
四级:胳膊出现疼痛,麻木,严重的时候出现过电样的感觉(从医院)。
五级:手变笨,不灵活(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确诊)。
六级:写字开始变化,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七级:走路出现不稳、发飘、跑偏、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
八级:四肢出现无力感,走路出现跛行(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手术)
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
十级:出现瘫痪,下不了床。
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等原因刺激或直接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和迷路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以猝倒、眩晕、头痛为主症的病症。当头过伸或转向某一位置时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猝然摔倒,但神志清楚,改变位置后症状可消除。X片示勾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部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动脉扭曲,脑血流图可见异常。红茴香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治疗取穴:1.颈3夹脊穴、玉枕穴、阿是穴2.风池*、天柱、大椎*,玉枕穴位于枕骨隆突旁开2cm,风池穴针尖略斜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大椎略向上斜刺0.5~1寸。(带*为危险穴位,初学者有风险慎用,下同。)
配方:红茴香注射液2~4ml,或红茴香止痛液(红茴香注射液2ml+利多卡因1-2ml+VB-2ml)。注射药量:阿是穴根据具体部位不同有所差异,建议红茴香注射液0.5-2ml,其他穴位0.5-1ml。隔日1次,6次为1疗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如颈椎骨质增生、经韧带钙化、关节囊退变肥厚、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的以颈部僵硬疼痛、前臂、手掌及指头放射痛为主症的疾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病变节段间隙、棘突旁及神经分布区域可出现压痛,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局部有条絮状或结节状反应物,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治疗取穴:阿是穴、颈夹脊穴,颈夹脊穴以C2-C7痛侧夹脊穴为主,若疼痛放射至上肢外侧前缘,可配肩髃、曲池、手三里,若放射至上肢外侧后缘,可配肩贞、天宗,若放射至上肢外侧中线,可配肩髎、天髎(肩胛骨内上角处)、外关、合谷、后溪,夹脊穴向脊柱45°斜刺,天髎向肩胛骨方向横刺。
配方:红茴香注射液2-4ml,或红茴香止痛液(红茴香注射液2ml+利多卡因1-2ml+VB-2ml)。注射药量:阿是穴红茴香注射液0.5-2ml,其他穴位0.5-1ml。每次从中选2-5个穴,隔日1次,6次为1疗程。
泰康药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