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3岁。随后家属发布了简单的情况说明:
李敖大师一生狂放不羁、嬉笑怒骂、酣畅淋漓,83岁高龄谢幕,令人感佩。今天,贝塔医生趁此机会,给各位病友汇总一下脑瘤的免疫治疗。
PD-1治疗TMB高的胶质瘤:疗效显著
年11月,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GavinP.Dunn教授报道了一例用PD-1抗体成功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案例。这是一个31岁的男性患者,大脑额叶和颞叶的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放疗、替莫唑胺化疗都做过,病情依然进展。基因检测提示,病友幸运地携带POLE突变(贝塔博士多次提到这个基因,POLE突变的患者会导致DNA损伤修复机制失灵,导致癌细胞里积累了一大堆突变,也就是最终会导致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特别高),因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受了PD-1抗体K药治疗,疗效显著,肿瘤大面积缩小、患者运动功能逐步恢复。
此后,美国排医院,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SamanthaN.Reiss教授汇总了25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接受PD-1抗体治疗的经验。入组的患者均为四五套常规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性的胶质瘤患者,24名患者疗效可评价:2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5名患者疾病稳定,总的疾病控制率为29%,中位总生存期为4月,半年的生存率为28%。
基于上述经验,目前业内的专家认为:对于一部分TMB(肿瘤基因突变负荷,详见:预测PD1疗效的“终极大杀器”:TMB检测,一文详解)较高的胶质瘤患者,在常规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PD-1抑制剂治疗。
CAR-T治疗胶质瘤:脑洞大开
年12月,NEJM曾报道过1例利用CAR-T技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案例。一名50岁的男性,确诊为高级别脑胶质瘤,先后做了手术、放疗、替莫唑胺化疗等常规治疗,6个月后疾病复发。这时他参加了一项临床试验,接受靶向IL13Rα2的CAR-T治疗。不过这个疗法,有些“惊悚”。
主管医生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位病友脑部有5个病灶;因此,先通过手术切掉其中的三个大的,还剩下两个较小的由于位置深,无法切除。主管医生就给他的病灶处直接插了一个管子,然后通过这个管子,把CAR-T细胞打了进去,分3个批次,进行了多次的细胞回输。最终,肿瘤完全消失,疗效维持了8个月左右。
溶瘤病毒治疗脑瘤:颇有前景,仍需改良
利用溶瘤病毒治疗复发难治性的脑胶质瘤,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最近三四年内,他们利用改良后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来治疗脑胶质瘤,已经在若干名志愿者中看到了不错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