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走访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往往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并且这种骨科疾病的患病概率仍在持续上升,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和困扰。市人民骨科专家王主任提醒大家:该病严重时甚至能够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这种病究竟是和如何引起的?有什么症状?平时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护理呢?下面是王主任为大家带来的专业知识。
病因1、年龄因素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器官和组织都发生了进行性退化。然而,腰椎由于运动磨损也会出现改变。一般六十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都会出现腰椎骨刺形成,椎间隙狭窄等退变老化现象。
2、姿势不正确
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腰椎骨质增生年轻患者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维持同一个不正确的姿势所导致的。
3、外伤史
中年诱发的腰椎病,还有可能是青少年时期的腰椎外伤所导致的,也可能是中年以后腰椎骨质增生的原因。
4、劳损因素
生活中,如果腰椎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那么,就会加速腰椎的退变,从而使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形成也就会不断增大。
症状1、单纯腰痛
根据临床调查统计,发现百分之九十的患者都会出现单纯腰部疼痛,其病变多局限于腰背部,尤其是遇寒或久坐久卧都易加重病情,甚至能够出现腰部功能障碍。
2、腰腿疼痛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出现腰痛的同时,还伴有腿部疼痛。腰痛伴有下肢不适者多为腰部病变影响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致。另外,若椎管内感染、肿瘤、结核等侵犯周围神经,或腰椎椎管内的神经肿瘤,各种病变引致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各种先天及发育不良畸形压迫腰神经根,以及腰椎外伤后压缩性骨折骨块向后方移位损伤脊髓神经等,均可出现不等程度的腰痛伴下肢不适的症状。
3、单纯下肢痛
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腰椎病中单纯下肢疼痛不适的情况虽较少见,但仍可在一些慢性退行性腰椎病中成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护理1、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早晨起床后,身体各部肌肉还没活动开,突然的动作会引发腰痛。所以一些细微的动作也要慎重,如洗脸时应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不要直接弯腰取物,应先屈膝再下蹲等。
2、如厕
上厕所方便后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尤其是从蹲位站立起来时,很容易伤着腰。
3、上班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包括上班路上及工作时走路时腹部要用力。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站立,将一只脚搭在低矮的台阶上或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上楼梯时,慢慢地微屈着身子要比直着上楼腰部受力小。
4、工作
避免劳动过度,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进行学习、劳动。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时而按摩腰腿部,或做一下体操,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专家寄语:希望患者抱着积极的态度,及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积极治疗,以免疾病发展到晚期。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除了要注意治疗外,注意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于病情的控制也是有所帮助的。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只要多花钱用最贵的仪器做诊断就一定不会出现错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医诊的时候,只要能确诊是哪种腰椎间盘突出就成,而不纠结于诊断的时候是否用的最好的诊断仪器。
本期编辑:段耀斌(Devileagle_)
本文版权归作者单位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