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80岁了
平日里手脚利索,自个儿买菜烧饭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前阵子,他突然感觉头昏脑胀,脖子也有些痛,难道是落了枕?
好像也不是……
因为渐渐地,连筷子也拿不稳了,还丢三落四。
“大概是真老了”,王大爷这样想着,还是没太在意。
直到几天前,头痛实在难忍,右边手脚都没了力气,这才告诉子女,医院
头颅CT检查,竟然有一片“新月”般的形状!
医师马上询问王大爷,最近是不是头部受过伤?
果然,老人支支吾吾地说,一个多月前确实不小心磕到过脑袋,当时没破皮也不痛,不想让孩子担心,就什么也没说。
医生告诉他们,这是典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血肿量不小,而且已经有偏瘫的症状。当天急诊就给王大爷做了钻孔引流术。术后,王大爷头不痛了,手脚也有了力气。
那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出现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症状常在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
这种病多见于老年人,绝大多数跟轻微头部外伤有关。
血肿形成后1周,硬膜下、血肿周围会形成一层纤维囊壁,称为外膜。
3周左右,在大脑蛛网膜表面又会形成内膜,将血肿完全包裹。
慢性硬膜下血肿会有什么症状?
1最常见: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这些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2最容易被忽视:精神症状,痴呆、淡漠、反应迟钝等。老人出现精神症状,可能会被误以为是老年痴呆,常贻误治疗时机。3神经症状:偏瘫、失语和癫痫等。这些症状通常让人联想到脑卒中。但是卒中是破坏性的,缺损的功能基本不能恢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的神经症状,在手术解除血肿压迫以后可以基本恢复。提醒老年人别拿头部外伤不当回事!年龄大了,脑组织和脑血管逐渐萎缩,而颅骨的大小不会变。脑组织在颅内移动幅度较大,只有要轻微的外伤或剧烈晃动,细小脆弱的静脉就容易撕裂出血。
这种小静脉出血是间断、少量、缓慢的,因此症状出现得比较晚。
作为隐形杀手,这种病通常会被忽视,或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等。如果不及时就医,脑组织被血肿压迫时间过长,就会危及生命。
所以一定要提醒老年人,别拿头部外伤不当回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