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长了瘤,是不是听着都感觉可怕?
日前,医院被检查出脑部血管瘤时,60岁的赵阿姨顿时慌得六神无主。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科普一下一旦破裂就可能危及生命但只要早筛就可治愈的“血管瘤”。
为什么会长血管瘤?
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其本质是正常血管局部上鼓出来的一个泡。
因为天生、老化、细菌感染或外伤等缘故,人体血管并不是处处均衡受力,所以存在薄弱点。在血流的冲击下,血管薄弱点就像一张被展开的网,会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大,把流经过的血液兜住,长久以往就会慢慢形成一个泡,也就是所谓的血管瘤。
一般而言,动脉血流冲击力较大,血管瘤主要长在动脉上,因此也叫动脉瘤。
血管瘤破裂有什么危害?
随着血管弹性变差,作为血管上的小凸起,即使与人体和平共处多年,血管瘤“爆破”的风险也会变得越来越大。瘤体比较大、形态不规则,破裂的风险更早、更高。
血管瘤破裂,就相当于动脉破了个洞,风险可想而知。由于人体大脑血管丰富,存在脑血管瘤的概率较高,且颅内血管缺少外膜弹力层,破裂风险更大。一旦脑血管瘤破裂就会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的血液会溢出到脑子表面造成脑组织的损伤,出血量大会堆积形成血肿,导致猝死。
血管瘤的治疗原理是填平?
任何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都可能会诱发动脉瘤破裂,比如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用力大便等。及早发现血管瘤、解除隐患成为重中之重。
赵阿姨因头晕入院后,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为明确诊断,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依托院内近千万元的高端DSA设备,为其进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其颅内血管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破裂风险比较大。经专家会诊后,立即进行颅内血管瘤栓塞术,解除后顾之忧。
长了瘤为什么不是切除而是填平呢?不同的操作手段意味着不同的手术方式,相比于夹闭血管瘤的创伤性开放手术,栓塞术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更小。“根据血管瘤的形成原理,介入栓塞手术原理很简单,就是让血管瘤瘪掉后消失。首先用特有材质把血管瘤内部填平,再是把血管血液流入血管瘤的通路堵死,没有了血液来源,血管瘤也就消失了。”手术医生赵维民介绍。
哪些人容易得动脉瘤?
据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温占秋介绍,脑血管瘤除非长在特定位置,会出现视力,眼球运动障碍明确症状外,一般都无特殊症状。排除先天发育因素外,血管瘤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不良生活状态如长期酗酒、大量抽烟的人群。
医生建议,为排除血管瘤的风险,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应该做一次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有高危因素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应该每2年检查一次。下周(年4月25日~5月1日)
医院专家坐诊信息来啦
请查收
本院专家坐诊信息(点击可查看大图)
蓝色为主任医师。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就诊前请拨打电话-进行确认,可预约。
END编辑:钟宣版式:李洁审核:学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