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科普小常识南京路急救站

脑卒中,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缺血性脑卒中,即脑内血管阻塞时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内血管破裂出血时发生,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脑出血,即脑实质内出血,另一类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即软脑膜(最内层脑膜)和蛛网膜(中间层脑膜)之间发生的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临床上,通常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造成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则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5%~80%,动静脉畸形占少部分,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占极少部分,其他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颅内肿瘤、免疫性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抗凝治疗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等。

怎么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呢?

突然发生的剧烈难以忍受的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可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可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本病,结合CT证实脑池与蛛网膜下腔内有高密度征象可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前患者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少数可在安静情况下发病。约1/3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有短时或长期间断性头痛病史,有的在发病前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偏头痛等前驱症状。

病因影像学检查:(1)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阳性率达95%以上,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无血管痉挛等,血管畸形和烟雾病也能清楚显示。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决定治疗方法、判断预后。(2)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CTA和MRA是无创性的脑血管显影方法,但敏感性、准确性不如DSA。相比而言,CTA的准确性更高,可作为动脉瘤患者的随访以及急性期病因的筛查确定。

突发应怎样处理呢?

1、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应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应及时呼叫医院就诊;

2、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卧位,患者神志不清时保持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中呕吐物,以造成误吸;

3、院前急救可给予脱水、降压等治疗,也可给予镇静镇痛治疗,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4、保持休息状态,全程监护,避免情绪紧张,密切注意血压变化;

5、积极查找病因,尽快完善血管造影或CTA,对颅内动脉和颅内静脉畸形者,确认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健康宣教

1、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

2、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严重后果;

3、尽早查明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应及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预防再次出血;

4、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以避免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

您共阅读·秒,感觉不错,可以转发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nzwmcx/1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