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草药桑寄生的传说和功效

--------------------------------------------------------------------------------------------------------------------------------------------------------------------------------------------------

古时候,有个财主的儿子患风湿病多年,每逢阴湿寒冷天气便腰膝酸痛,行动十分困难。据说南山上有一个郎中会治风湿病,财主便派长工前去求医。经此郎中诊治多次,效果不佳。又到一年冬天,财主儿子的风湿痛日见加重,长工又被派去请那个郎中。

这天,北风呼号,冰雪封山,行走十分困难,长工走了不远已气喘吁吁,就在一棵老桑树旁的山洞里歇息。想来路还遥远,正在发愁,抬头忽见那棵老桑树上缠绕的小枝条,很像前几次买回来的草药,何不掐几根带回去当药给财主的儿子治病。哪知吃这枝条后十多天,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起来。财主前去答谢郎中,郎中莫名其妙,仔细询问长工才知原委。郎中便采了些寄生在桑树上的枝条回去,试之,果然有效,遂取名为“桑寄生”。

桑寄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1、强壮筋骨

人们多喝桑寄生茶能吸收丰富营养也能强壮筋骨,祛风除湿,它能缓解人力肝肾不足,并能让人类因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和筋骨无力等症很快减轻,在人们出现风湿骨痛和关节疼痛以及肢体麻木等不良症状,是直接用这种茶泡水喝,就能让症状好转。

2、养血安胎

桑寄生茶还是特别适合孕妇服用的一种健康养生茶,它不但能补益肝肾,还具有明显的补血作用,而且能安胎保胎,对女性在怀孕期间经常出现的胎动不安和阴道出血以及女性女性月经量多等症都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特别好。

3、预防血栓

桑寄生茶具有特别明显的抗凝血能力,它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而且能提高血小板活性,促进身体内抗凝血酶产生,能防止人类血液中出现栓块,平时经常用它泡水喝能从根源上防止血栓生成,对提高人类心血管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好处。

桑寄生的禁忌

桑寄生是一种能降低血压的中药材,所以生活中那些本身就患有低血压的人禁止喝桑寄生茶,不然会让血压尽一步下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桑寄生茶还禁止长期过量服用,不然会引发腹胀和口干以心跳过慢等不良症状,会让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桑上寄生。风湿腰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

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带叶茎枝。前者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后者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晒干。或蒸,或用沸水烫过后晒干。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肾经。

养血润筋,祛风通络。用于腰酸背痛,足膝酸软,风湿痹痛。肢节不利,血漏胎动,乳汁稀少。

用量用法:9~15g

临床应用本品甘平,功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味苦又能去风湿、疗痹痛,为肾虚腰痛胎动不安及风湿日久、正虚邪实所常用。

《民间验方1》安胎养颜桑

寄生莲子蛋茶:桑寄生50克,莲子克,鸡蛋2个,冰糖适量。先将桑寄生加水煎煮,去渣后加入莲子同煲,最后加入煮熟了的鸡蛋即可。桑寄生有养血平肝、强壮筋骨、祛风湿、安胎、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效;莲子富含蛋白质、磷、钙、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能补脾益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鸡蛋营养丰富。三物合用,对血虚体弱、未老先衰、孕妇血虚胎动不安、产后乳汁不足者皆有帮助。对于早见白发者,还可加入首乌50克同煲,常服能令人容光焕发,头发乌黑有光泽。

《民间验方2》高血压

用桑寄生60g,决明子50g,加水ml,煎至ml,早晚各服ml,每日1剂,30日为1疗程。治疗期间忌食动物脂肪,多食蔬菜、每日步行万步

《民间验方3》桑寄生茶

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饮,对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民间验方4》寿胎丸

桑寄生60g,续断60g,菟丝子g,阿胶60g。将桑寄生续断、菟丝子洗净烘干、研成细末,再将阿胶置碗内隔水蒸煮,阿胶化开后与药粉和匀为九。每丸约0.38,每次服20九,开水送服。可补益肝肾,安固胎元。适用于肝肾亏虚、胎元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腹痛腰坠、阴道下血等

《民间验方5》寄生散

桑寄生75g,鹿茸25g,杜仲75g。将桑寄生、杜仲冲洗干净,晒干。再将鹿茸用酒精灯火燎焦茸毛,刮净,以布带扎缠,取热酒从底部徐徐渗入,以润透为度,然后将其切成片状,晒干。将三药各研成细末,和匀。每次服3g,1日2次。可补肾强腰。适用于肾阳虚褒所致的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不孕等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llxzwmy/9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