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南脑卒中不可怕,三级康复流程应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目前人类疾病3大死亡病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脑卒中患者约余万,幸存者中约有70%~80%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能,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复发率41%,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循证医学证实,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能重新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

大量临床康复实践表明,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如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心理等),减轻残疾的程度,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认识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上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因其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因其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第二类,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含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障碍,心理障碍等。

脑卒中康复管理

  

  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对康复治疗目标,康复治疗方案起着指导作用,有利于对康复效果进行评测。

脑卒中的早期就应该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过程中还应定期评定,出院前再康复评定。(具体针对神经损伤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其他例如感觉、认知、失语、构音障碍等功能的评定)。

  康复治疗时机选择

早期康复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一般主要在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

对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血压过高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方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有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6.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脑卒中三级康复

 

 1.一级康复——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一级康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鼓励患者重新开始自理活动,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精神支持。

此阶段多为卧床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翻身),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

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2.二级康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

二级康复一般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进行相关的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同时,随着功能的恢复,还应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进行上、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可加用康复工程方法,通过矫形器等辅助具来抑制异常的肌张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还是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

  3.三级康复——脑卒中的社区(后遗症期)康复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就可以考虑让患者出院。当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

床上体位摆放很重要

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表现为患侧上肢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床上体位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姿势的发生。

  1.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

  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

  3.仰卧位

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会加重上肢屈曲和下肢伸展。

推荐阅读:

猝死年轻化,请改掉这些坏习惯

重新綻放的花蕾(康复医师手札之十)

儿童不慎意外受伤,第一时间怎样处理?

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脑梗、脑血栓、脑出血还在傻傻分不清?其实他们的区别很简单~

医院为国家批医院,复旦医疗成员单位。坐落于闵行区纪翟路,属于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板块。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复旦医疗管理集团管理、医院学科群。医院重点开设了创伤神经康复、脑卒中康复、骨关节康复、儿童康复、老年病康复、心理康复等特色科室,配备高压氧舱、重症监护等设备,是医保定点单位,医院报销比例。医院汇集了一批资深的管理专家,已形成由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老年科、ICU、中医科的临床专家教授组成的学科团队。

联系-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llxzwmy/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