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常见脑损伤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是我们身体的中枢。大脑还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一切思维活动及社会生活的基础。

因为大脑的特殊构造及作用,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导致大脑受伤,则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在人伤事故处理中,大脑损伤的伤残评定也是最为复杂的。因此,掌握脑损伤的形成原因及其基础知识尤为重要:

一、脑震荡

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头部撞击史;

2、短暂意识障碍,程度较轻,有逆行性遗忘;

3、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数日内消失;

4、可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情绪不稳、易激惹、心烦、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心悸、多汗、失眠等。

基本治疗原则:

1、一般无需住院治疗,可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

2、叮嘱病人安静,卧床休息;

3、消除顾虑。

典型的脑震荡一般无需特殊检查。头部CT作为颅内损伤等的排除性检查,须警惕多发伤。

二、脑挫裂伤

诊断依据:

1、头部有明确的撞击点;

2、意识障碍,时间多较长,一般在半小时以上,长则可达数日、数月;

3、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颅高压等症状的,以剧烈头痛、烦躁及昏迷为主;

4、CT检查可以明确脑挫裂伤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颅内异常。

基本治疗原则:

1、轻症可按脑震荡处理,应入院观察治疗。密切注意血压、呼吸、心率、瞳孔、意识和肢体活动等方面的变化;

2、昏迷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3、防止脑水肿:限制液体入量、脱水利尿治疗、激素治疗、冬眠低温治疗;

4、伴有脑疝征象者考虑去骨瓣减压或者清除损伤灶;

5、对症支持治疗;

6、神经营养性药物治疗;

7、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治疗。

提示:

1、脑挫裂伤可根据临床表现、腰穿及CT检查等确诊;需住院观察治疗;

2、脑挫裂伤常伴有脑积水和弥漫性脑肿胀。病情加重时应及时抢救,复查CT;

3、脑挫裂伤是脑实质的挫伤和裂伤及局部散在脑内出血点。发生在着力部位称冲击伤,发生在对冲部位称对冲伤。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根据受伤力度大小、损伤部位,脑挫裂伤有轻重程度之分。伤情较重人员,昏迷时间长,可危及生命。

三、脑干损伤

诊断依据:

1、明显头部旋转损伤或甩鞭损伤;

2、多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双瞳孔大小多变。生命体征不稳定。受损严重者,病人可长期昏迷;

3、MRI或CT检查可反映脑干的形态变化,判断脑干的出血水肿等。

基本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与重症脑挫裂伤的治疗相同,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鼻饲,改善脑组织代谢等。应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2、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接触引起继发性脑干损伤的各种原因。

提示:

原发性脑干性损伤是指外伤时由于外力方向与脑中心点有夹角,致使脑干扭转、牵拉、撞击形成的损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是指颅内血肿,局限性脑组织水肿、肿胀,造成脑干受压形成的损伤。脑干损伤的病死率及重残率较高。

四、硬脑膜外血肿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外伤后发生短暂昏迷,随后情醒,再次发生昏迷,并有脑疝表现;

2、在中间清醒期内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可有偏瘫、失语;

3、头部CT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

基本治疗原则:

1、血肿较小,症状较轻者可药物治疗,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血肿较大者,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3、对症支持治疗。

提示:

1、硬脑膜外血肿病人约95%伴有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在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类颅内血肿,及时诊治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2、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者,预后大多良好;

3、病情危急来不及作CT检查时,可根据头颅损伤部位、骨折线和体征来定位。及时进行颅骨钻孔探查并行血肿清除。

五、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诊断依据:

1、伤后昏迷较重,有或无“中间清醒或好转期”;

2、有脑挫裂伤和进行性脑受压征象;

3、头部CT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大小;

4、颅骨钻孔探查抽吸、引流硬脑膜下血肿。

基本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止血和减压;

2、非手术治疗:血肿较小,临床症状稳定时可采用。但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CT;

提示: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表现为昏迷进行性加重,CT检查有诊断意义。急性期3天内硬脑膜下血肿常继发于严重脑挫裂伤,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脑受压等,重者可发生脑疝。

六、脑脊液漏

诊断依据:

1、病史:外伤造成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

2、临床表现:鼻腔、咽部或外耳道处有液体溢出,初为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清亮;

3、实验室检查:漏出液含糖且与脑脊液含糖量相当。

基本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头高卧位休息,禁忌阻塞鼻孔和外耳孔,保持局部清洁。限制液体入量。全身应用抗生素。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漏液者,可考虑手术;

2、手术治疗:a、开放性颅脑损伤大量漏液和经久不愈的间断小量漏液需手术治疗;b、行脑脊液漏修补。

整理自: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llxzwmy/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