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ldquo疫rdquo最前线,

除四害科普知识之疾病防控篇

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2月3日,在我院领导班子防控部署下,护理部紧急组建医护梯队支援感染科等新冠肺炎一线重点科室。2月10日,8位护理骨干从我院急诊、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不同科室集结而来,他们都曾有过重症护理或轮训的经验。同时梯队还配备了一名专科护士,以及ICU和CCU的两位业务骨干,24小时轮值担任护理住院总,保证重症患者紧急情况下救治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强化性个人防护及急救培训后,护理重症小组进驻感染科工作,由于防护工作的严谨慎密,在第一次真正进入病房时,大家不免有些压力,一个个以加油击掌,衣服上的爱心涂鸦来互相鼓励。在顺利完成首战后,大家总结为:“开始很紧张,但一看到病人反而不紧张了,好像职责使命感就来了,想到还有团队老师的同行,便从容淡定了许多”。是啊,医者对患者本能的关爱,驱散了内心的恐惧,战胜一切困难,支撑他们一路坚守前行。抗疫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小组成员叶月爱第一次穿防护服救治新冠患者的同时,医院急诊科的老公,也临危受命参加佛山第一批驰援武汉队出征。月爱虽然担心对方的安危,但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由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不能设陪护,重症患者从床上浴、辅助进食、清理大小便这些基础护理,甚至到使用高流量吸氧治疗仪、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都必须由护士完成。进入负压病房,防护服下汗水湿透了衣背,N95下整个人都气促缺氧,护士们不断告诉自己:慢慢来,慢慢来……这些日夜战斗在重症监护一线的特护组成员,每天穿着这身装备超人般出来打“怪兽”,连样子都看不清,记不住,只有闪烁着坚定目光的眼睛一定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路坚守,从未退缩,“病毒不除,战袍不褪,严防死守,救护生命。”

在重症救治小组的团队中,张小瑜、庞伟健两位住院总是大家坚实的依靠,她们24小时轮值二线,无缝链接,随叫随到。在应急抢救、重症护理、重症转运方面都会有她们的身影。她们还不断加强我们抢救仪器使用,排查仪器故障等培训。张小瑜跟随医生查房,处理病人,晚上协助医生总值安全转运。

还记得有一天凌晨12:00,一名重症患者由于痰多、血氧低,需要紧急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住院总庞伟健首当其冲,配合两名医生进行插管,这种本来已经要求精准,难度大的技术操作在护目镜及面罩的遮挡下更是难上加难,插完管他们的衣服虽然已经被汗水浸透,但看到患者情况稳定下来,他们脸上的笑容就舒展开来。

重症救治小组的成员虽然来自不同科室,但他们都在治疗护理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昨晚又收治了一例脑血管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冠肺炎待排的患者,来自神经外科的颜月明马上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评估,向医生提出警惕水电解质紊乱造成脑水肿的风险,前瞻性防止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科室有一次收到一例鼻咽癌放疗后新冠肺炎待排的患者,来自鼻咽放疗一科的专科护士赵晓昀对患者进行评估后,提出吞咽障碍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可能,并与医生沟通进食凝固粉防止误吸。有一天夜晚,赵晓昀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一名气管插管患者由于牙垫移位,导致咬管,呼吸机高压报警,她当即调整牙垫,重新固定,使患者回复正常通气,连医生都对这个团队竖起大拇指。

灾难是个“不速之客”,大爱却聚满心头,疫情战以来,重症护理小组在繁忙紧张工作的同时,感受到了来自院领导及护理领头人张莉主任的关爱与慰问;感受到重症救治小组带队人吕春梅护士长、刘全妹护长、李冠琼护长、王桂英护长等的关爱。她们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工作上循循善诱,引领指导;感受到感染科同事们的融洽合作,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不断的爱心物资捐赠,患者友善的问候与致谢。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护理重症救治小组在温暖中前行。相信他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出色完成救治任务。

供稿:赵晓昀吕春梅责任编辑:孙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llxzwmy/6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