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症状发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发作(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Transientfocalneurologicalepisode,CAA-TFNE)也称为淀粉样发作(Amyloidspell)。TFNE是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多表现为认知障碍及脑叶出血,部分患者可有发作性症状,临床上多以扩散性的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亦可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或者视觉障碍等。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期我科诊治的3例CAA-TFNE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加强神经内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病例1:男,77岁。主因“反复发作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0d”入院。

入院10d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左侧肢体及左侧面部麻木,伴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均以指尖麻胀感起病,逐渐蔓延至前臂、上臂、下肢及面部,偶伴左眼视物模糊,每次持续约20~30min自行好转,平均每日发作1~2次。

既往史:高血压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病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传染病史、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血压/57mmHg(左)、/65mmHg(右),神清,语利,高级皮质功能粗测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BNP、心肌标志物、CRP、类风湿因子、ASO、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肺吸虫抗体、血吸虫抗体、囊虫抗体、曼氏裂头蚴抗体未见异常,总胆固醇6.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98mmol/L,载脂蛋白-A1(apo-A1)2.03g/L。

脑脊液:无色清澈透明,潘氏(Pandy)试验阴性,脑脊液红细胞.0×/L,脑脊液白细胞0.0×/L;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总蛋白59.34mg/dl;脑脊液涂片:未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抗酸杆菌、细菌、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培养:未生长细菌;脑脊液细胞学病理诊断:可见较多红细胞。脑脊液囊虫抗体(-)。

辅助检查:常规脑电图:左侧脑前部慢波略显。睡眠剥夺脑电图:异常脑电图,左侧半球慢波显著,同侧枕部生理波减少。

认知检查:MMSE30分,MOCA30分。

头部CTA:颅内血管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

头部MRI:右侧顶部中央沟增宽可见异常信号影,在T1呈低信号,T2呈稍等,低信号,增强后呈脑回样强化,脑室系统扩张,脑沟列增宽,右侧中央沟异常信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改变?软脑膜病变?(见图2)。

头部核磁-磁敏感序列(MRI-SWI):双侧额顶叶脑沟区含铁血黄素沉积,右侧额叶含铁血黄素沉积(见图3)。

图1:患者头部CTA示颅内大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图2:头部核磁右侧顶部中央沟增宽可见异常信号影,蛛网膜下腔出血改变

图3:头部SWI示双侧额顶叶脑沟区可见线状及结节状低信号,右侧中央沟为主

患者因频繁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力弱入院,结合患者高龄,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入院拟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右侧颈内动脉系统),ABCD2评分4分。

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立普妥强化降脂等治疗,患者左侧颜面部肢体麻木发作症状无明显缓解。

后修正诊断为TFNE,予患者暂停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加用奥卡西平mgbid,约3d后,患者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力弱逐渐缓解。

病例2:女,70岁。表现为“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力弱”,麻木由左手中指逐渐向上发展至面部,伴随活动欠利,持续约10min左右好转,偶伴言语欠利。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病、精神疾病史。

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凝血、TNT+NT-proBNP、肿瘤标志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艾梅乙丙感染项目未见明显异常,总胆固醇6.6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7mmol/L,超敏感C-反应蛋白4.17mg/L。血沉23mm/h,TSH4.95mIU/L。

颈部血管超声: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形成;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血流通畅。

TCD:脑动脉硬化;颈部动脉硬化改变。

头部MRI:右侧额叶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

头部SWI:脑内多发微出血灶;右侧中央沟内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正常范围脑电图。

腰穿检查:压力mmH2O,无色清亮,脑脊液常规检验、脑脊液抗酸+墨汁+革兰染色未见异常,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总蛋白41.83mg/dl。

MOCA16分,MMSE25分,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考虑TFNE,予奥卡西平0.15gbid口服,3d后加至0.3gbid,后症状基本缓解。

病例3:男,81岁。主因“发作性言语含混10余次”。

既往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等。

查体:感觉性失语,偶有重复语言,多数时喃喃自语,双手有摸索动作,高级皮质功能检查欠配合。双侧眼睑无下垂,对光反射存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各向眼动充分,未见眼震,辐辏、调节反射检查欠配合。双侧颞肌、咬肌无萎缩,伸舌检查欠配合,无舌肌萎缩及震颤。四肢未见明显肌肉萎缩及肥大,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共济运动检查欠配合。未见震颤、手足徐动及舞蹈样动作。双侧Babinski征未引出。

心、肺、腹查体大致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凝血、心肌酶、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风湿免疫系列指标:抗核抗体谱(全套):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ANA)+1∶80(斑点)*,免疫球蛋白+补体:未见明显异常,抗链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未见异常,抗ENA抗体(Sm、RNP、SSA、SSB、Jo-1、ScL-71核糖体抗):未见异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阴性。

腰椎穿刺:测初压80mmH2O,脑脊液常规检验: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总蛋白63.68mg/dl,脑脊液涂片找细菌:未见细菌,未见抗酸杆菌,未见新型隐球菌,自免脑相关抗体均为阴性。

睡眠脑电图:顶枕部持续可见局限性棘波、尖波,左侧显著。MMSE16分,MOCA4分。

头部CT:多发腔梗,弥漫性脑白质病变。

头部核磁:双侧顶部及右侧颞部脑沟内陈旧出血灶?脑白质脱髓鞘,脑实质内散在缺血灶、软化灶;

头部SWI:小脑、右侧颞叶、双侧枕顶叶及脑沟内多发斑点状低信号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晰(见图5)。

患者症状为感觉性失语,为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相鉴别,予针对性静脉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改善效果欠佳,完善核磁SWI相后,考虑诊断TFNE。予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后未再发作言语含混。

图4:SWI示小脑、右侧颞叶、双侧枕顶叶及脑沟内多发斑点状低信号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晰

CAA由于amyloid-β蛋白沉积于大脑皮质及软脑膜动脉所致,是一种常见的,但是被低估的小血管病。CAA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及脑叶出血。CAA表现为发作性症状即TFNE并不多见,自Greenberg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后,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







































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llxzwmy/4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