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Radiology脑组织疝入

蛛网膜颗粒起源于蛛网膜,呈套叠样陷入硬脑膜,里面充满脑脊液。蛛网膜颗粒可以位于硬膜静脉窦或软脑膜和板障静脉内,常见于皮层静脉汇入静脉窦处,也可见到蛛网膜颗粒陷入到颅骨内。

脑组织疝入位于静脉窦和颅骨内的蛛网膜颗粒很罕见。来自瑞士的DiegoSanMillán等于年5月在NEURORADIOLOGY上回顾了38例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Brainherniationsintoarachnoidgranulations,BHAG)的患者,这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大样本量的报道。

下图,33岁男性,不明原因SAH。颞下回和枕颞侧回(大箭头)疝入左侧横窦内的蛛网膜颗粒:

下图,85岁女性,右侧额叶胶质瘤。双侧上半月小叶(箭)疝入横窦内的蛛网膜颗粒(大箭头,b-d)。疝入的上半月小叶信号和结构发生改变,周围可见胶质增生(小箭头,a)。疝入的组织被束缚在蛛网膜颗粒内。BHAG周围可见横窦强化(小双箭,d和e):

下图,34岁女性,怀疑脑膜炎,多发BHAG。下半月小叶(箭)疝入左侧枕骨内的蛛网膜颗粒(箭头)。可见脑脊液充盈,以及枕骨内多发蛛网膜颗粒。枕骨内蛛网膜颗粒壁强化(箭头,d),比正常的硬膜(小双箭)强化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硬膜的束缚或炎症所致:

下图,74岁男性,短暂性全面遗忘。上半月小叶(箭)疝入直窦远端的蛛网膜颗粒内(箭头)。上半月小叶被牵拉,信号和结构轻微改变。在增强CT上,BHAG被误诊为直窦巨大蛛网膜颗粒(d,e),当进行了MRI检查后回顾增强CT才能确诊上半月小叶疝入(e)。Galen静脉和横窦连接处也可以见到巨大的蛛网膜颗粒,但是无脑组织疝入(双箭,d):

下图,70岁女性。舌基底部鳞癌,脑转移,脑膜癌。枕骨中线巨大蛛网膜颗粒(箭头),上半月小叶和下半月小叶疝入。左侧小蛛网膜颗粒(双箭头)。右侧小脑半球扭曲,这是因为小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所致:

下图,78岁男性,左侧乙状窦DAVF和正压性脑积水,两个额上回上矢状窦窦外侧陷窝BHAG(大箭头):

在38个患者中共发现68个BHAG,BHAG的部位按照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枕骨、横窦、上矢状窦窦外侧陷窝和直窦,小脑组织BFAG最常见(94.5%位于枕骨,55%横窦,%直窦)。58%的患者为多发BHAG。46%BHAG可见到脑实质信号以及结构改变(皆为小脑)。三例呈假瘤样临床表现;一例仅在MRI上发现假瘤样改变。21%的患者存在颅内压增高的各种情况。

最后作者认为,BHAG常见于枕骨、横窦和上矢状窦窦外侧陷窝以及直窦。小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的几率最高。BHAG往往没有症状。颅内压升高和BHAG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译者注: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平日忽视了。推测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后可能会引起高颅压或正压性脑积水,同样高颅压也促进了脑组织疝入蛛网膜颗粒。

文献出处:

Neuroradiology.May;58(5):-57.doi:10.7/s---5.EpubFeb17.

Brainherniationsintoarachnoidgranulations:about68casesin38patient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llxzwmy/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