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新入科学生的教育,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进行了入科培训。我科于斌老师就“椎管内麻醉”进行专题讲座,解答同学们疑问,我科第一年住院医师、研究生参加此次培训
定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从而使部分脊髓或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称椎管内麻醉(IntrathecalAnesthesia),或称椎管内阻滞(IntrathecalBlock)
椎管解剖脊柱组成: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融合成一块),尾椎(4节)
三条韧带(由外到内):棘上韧带--连接棘突尖;棘间韧带--连接棘突间(棘突根部到尖);黄韧带--连接椎弓板之间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三层脊膜(由内至外)分为:软膜、蛛网膜、硬脊膜
两个腔隙: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
阻滞顺序: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阻滞平面差异:感觉消失的平面比运动神经阻滞平面高1-4个神经节段
蛛网膜下腔阻滞适应证:2-3小时内手术
1.下腹及盆腔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膀胱手术、子宫及附件手术等
2.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瘘切除术等
3.下肢手术如骨折或脱臼复位术、截肢术等,其止痛比硬膜外阻滞更完全,可避免止血带不适
禁忌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颅内高压者
2.全身性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感染者
3.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小儿等不合作病人
4.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病人
5.脊柱外伤或有严重腰背痛病史者
6.腹内压明显增高者,如腹腔巨大肿瘤、大量腹水,脊麻的阻滞平面不易调控,一旦腹压骤降,对循环影响剧烈,属相对禁忌
操作过程
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穿刺成功的标志:无色透明的CSF流出
并发症
头痛
尿潴留
神经并发症(少见)
脑神经受累(第6对和7对脑神经)
假性脑脊膜(无菌性或化学性脑膜炎)
粘连性蛛网膜炎(下肢瘫痪)
马尾神经综合征(骶尾神经受累)
硬脊膜外阻滞适应症:颈部以下手术(以腹部以下为佳);镇痛
禁忌症:严重休克、穿刺部位有感染、脊柱畸形、凝血功能障碍
操作过程
进入硬膜外腔的指征
过黄韧带的突破感、阻力突然消失
负压现象
回抽无脑脊液
插管顺利
并发症
穿破硬脊膜
全脊椎麻醉
脊神经根损伤
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
硬膜外血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