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李敖,也请记住带走他的ldquo

昨天,罹患脑干肿瘤近3年的作家李敖,因病况转危离世,享年83岁。李敖去世的消息传来,许多人都感到惊讶,虽然去年6月份,李敖已经对外公布一封亲笔信,其中提到自己罹患脑瘤,身体变得像一个战场,“我很痛苦,好像地狱离我并不远了”。

据李敖家属的书面说明,李敖于年7月诊断为脑干肿瘤,去年年10月复查发现脑瘤有恶化趋势,考虑他年事已高,因而采取保守支持治疗。自11月初起,开始投与标靶药物治疗后,病况渐为好转。但今年1月底起,标靶药效渐失,病况急速恶化。

而这两天,小编的同事也因亲人罹患脑瘤去世请假回家奔丧。这位亲人确诊为脑瘤之前,除了脚底长出小包之外,无任何症状。从确诊到离世,生存时间不到六个月。

脑瘤,这个带走他们生命的恶魔,究竟是什么?

脑瘤:一部分患者并无症状

脑瘤即颅内肿瘤,是指生长于颅腔的新生物。它可原发于颅内的各种组织,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各年龄组都有发病,但以20~40岁者最多。也可从身体其他部位扩散而来,称转移性或继发性颅内肿瘤。

脑瘤的具体表现形式决定于肿瘤的性质、大小,生长速度和部位。一般为缓慢起病,症状的演变以月、年计。肿瘤栓塞或肿瘤内出血可呈卒中样起病。一部分脑瘤患者生前并无症状,而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则需警惕脑瘤:

1.头痛

大约有30%的脑胶质瘤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约有70%的人头痛会逐渐加重。而且,脑瘤的头疼一般出现在夜间和晨起的时候,并且伴有阵发性或者搏动性头疼,到后期就会转变成持续性剧烈头疼。

2.癫痫

20%脑瘤患者的初发症状是癫痫,长期不易控制癫痫而行颞叶切除术者中,相当一部分发现为肿瘤。

3.局灶症状

以肿瘤所在局部神经结构的刺激或破坏症状(局灶症状)起病。如认知、情感等脑功能细微的变化或人格障碍,随肿瘤体积的增大逐渐出现邻近神经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4.颅内压增高表现

(1)头痛:开始为阵发性,早晨多见。

(2)呕吐:头痛时常先有恶心、然后呕吐。严重时不能进食,食后即吐,小儿患者常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首发症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可以不伴视觉症状,仅视野检查时见到生理盲点扩大。持续相当时间后,发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而视力减退,向心性视野缩小。

5.其他症状

如展神经麻痹、复视、眩晕、癫痫发作、脉搏徐缓及血压升高等现象。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颅内肿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致病因素有:

1.癌基因和遗传学因素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有两类基因。癌基因的活化和过度表达诱发肿瘤形成,抗癌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带有癌基因的细胞并不一定都发生肿瘤,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各种激惹,才能使细胞发生小的演变。病毒、X线、致癌化学物质等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刺激因素,都能促使细胞染色体上的致癌基因使细胞发生失控性增殖,形成程度不等的恶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网状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2.物理因素

放射线可增加肿瘤发生率,射线量多在30Gy以上。可用“双重打击”学说作解释,射线为第二打击因素,可引起细胞的癌基因再次变种而导致细胞间变。

3.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中以蒽类化合物为主,其中甲基胆蒽易诱发胶质瘤。苯并比易诱发垂体瘤。甲基亚硝胺、乙基亚硝胺是很强的致癌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乙基亚硝脲在围生期特别易发生致癌作用。

4.致瘤病毒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细胞核内合成DNA的细胞增殖S期内被固定于染色体内,改变了基因特性,促使增殖失控。

检查:如何早发现?

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一些新的MRI序列,开始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诊断水平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放射性核素脑造影、脑室和脑池造影、脑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过去曾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不仅具有病变定位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但是这些检查除X线摄片外,都有损伤性,应根据需要慎重选择。

2.CT检查

CT对颅内肿瘤的确诊率可达90%以上,是脑瘤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颅内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在组织学上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不同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CT值,表现出不同密度,从而在CT图像上显示病灶。

3.磁共振成像

MRI能提供清晰的解剖背景图像,特别是头部图像不受颅后窝伪迹的干扰,有鲜明的脑灰、白质反差,可作冠状、矢状及轴位层面的断层,比CT更为优越。用顺磁性物质钆(Gd)的化合物(Gd-DTPA)作静脉注射,可使组织的T-1弛豫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可作为增强剂来增加病变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提高MRI的分辨率。目前已普遍认为对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应首选MRI。

治疗:早期非常关键

如果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期或者晚期,可能会耽误了有限的治疗时机,给疾病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脑瘤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要想做到及时发现、治疗脑瘤,一定要做好定期检查,确诊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1.手术治疗

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凡手术能达到的部位,均应在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做到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和捷径手术。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颅内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即便对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结果。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放射治疗

各种胶质瘤、垂体腺瘤、生殖细胞瘤、脊索瘤、颅咽管瘤及部分转移癌对放射线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手术治疗后可给予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

颅内肿瘤的化学治疗有全身给药与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局部给药包括鞘内注射、动脉内插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和瘤腔内给药。理想的化疗药物应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无毒性,能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

4.光动力学治疗(PDT)

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不仅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很容易被瘤细胞吸收。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5.热能治疗

肿瘤细胞对热能较正常细胞敏感。当将瘤区温度升高至42℃~43℃时,肿瘤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不受影响。加温可用微波或射频电流,温度控制在43℃,时间为20~30分钟。热能治疗可增强放疗的效果,与放疗合用似更合理。

和其他癌种一样,脑瘤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从肿瘤细胞发展成米粒大小,需要8-10年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完全是有机会发现的。

而六早也提醒大家:发现的早,90%的早期癌症患者是有机会治疗甚至治愈的!对于脑瘤这种动辄需要开颅动刀的凶险癌种来说,“早”尤其重要!而只有提早预防、定期体检,才能防患未然,及早发现!

(此前的临床实验中,六早对脑癌的阳性率高达87.6%)

六早,居家防癌利器

居家防癌利器——“六早”

居家防癌利器——“六早”

癌症检测手段大PK,六早轻松完胜!

癌症早筛的意义,你真的了解吗?

赞赏

长按







































白癫风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llxzwmy/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