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位名为
卡卡Prancil的网友在微博上自爆突发脑出血,送医后直接被下病危通知书的经历。该网友称,自己“长期熬到1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工作。周末晚上2、3点多才睡”,“血管太脆弱了,没有弹性,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自己突发脑出血,危及生命。
该长微博底下,众网友们也是评论纷纷,更有很多也道出了自己的惨痛教训。
一直以来,脑出血一直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年轻化,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以前小编觉得“还年轻”可以阻挡一切,可当看到卡卡的微博的时候,才意识到当疾病来临时,竟是这么的猝不及防。
卡卡的文中明确提到,他的脑出血与长期的熬夜、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有关。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自己经常熬夜“修仙”,害怕自己也会哪天突然脑出血,小命不保。那么熬夜真的是引起脑出血的元凶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脑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最常见的脑出血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出血和脑血管瘤破裂出血。
脑动脉粥样硬化后破裂出血
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熬夜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脑血管老化变脆,在情绪剧烈波动、血压突然升高、剧烈运动、头部剧烈摆动、猛的蹲起、用力排便时,变脆的脑血管破裂出血。
长期熬夜导致高血压,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破裂的元凶,熬夜只是诱因而非元凶。
脑血管瘤破裂出血
脑血管瘤不是我们经常说的血管上长了肿瘤,而是脑血管壁因为先天发育不好局部变薄,在血管内压力的作用下血管壁逐渐形成囊性隆起,恰似旧自行车内胎局部变薄,充气后局部鼓包一样。动脉内压力越来越大,动脉瘤壁越来越薄最终破裂导致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过去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年龄多为40-60岁,但是现在年轻人破裂的病例越发多见,这与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有烟酒习惯等有关。卡卡的脑溢血就是脑血管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瘤大多是先天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脑部某个血管先天发育不好,动脉壁薄;二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出现了高血压,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变薄的血管壁逐渐膨出。
在情绪剧烈波动、血压突然升高、剧烈运动等作用下,血管瘤就会破裂出血。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可以引起高血压和脑血管张力增大,而高血压和脑血管张力增大共同诱发和加重脑血管瘤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说,脑血管瘤是脑溢血的元凶,而经常熬夜是脑血管瘤形成和发展的诱发因素,是帮凶。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脑出血,长期熬夜都是诱因和帮凶。
那么脑出血有什么先兆呢?
以年轻人脑出血常见的原因脑动脉瘤为例,脑动脉瘤较小时,绝大多数患者几乎没有症状,有时只有轻微的头痛、脖子发硬等,但容易被忽视。一些患者出血前没有前兆,部分患者出血前因动脉瘤充血增大,会压迫到邻近的神经组织,引起眼睑下垂,一侧眼睛睁不开,视力丧失以及面部疼痛等症状。
脑动脉瘤出血发生时,开始的小量出血进入大脑蛛网膜下腔后,患者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犹如挨了当头一棒,有人称之为头痛欲裂,同时伴有头晕、复视、后脖子发硬、剧烈的喷射状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复视(通俗点讲就是看东西出现重影)
突发脑溢血该如何自救?
一般来说,出现脑出血之后到彻底昏迷之前会有一段时间,此时可以完成自救。
1、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病情的恶化。立即拨打甚至报警电话,拨打亲属电话,绝对不能拖延时间。
2、如果身处危险的场所,应将自己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就地侧身平躺,然后就静静等待,千万不要到处乱跑、乱动。
3、如果有假牙应及时摘掉,避免脱掉堵塞呼吸道;同时保持呼吸匀称,保证呼吸道顺畅,避免窒息的情况发生。
广大的青年朋友们,不要再天天熬夜修仙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还年轻”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让“还年轻”成为你挥霍健康的资本。因为自己的无度挥霍、不珍惜,给疾病钻了空子,到时后悔晚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