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胎儿超声微小异常的临床解释

白癜风患者做哪些检查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7509.html
写在前面

精选推荐点击查看

来源:超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已获授权

中国每年产检发现的先天畸形儿在80万-万,占中国出生总人口的4%-6%,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妊娠18-22周的超声初步系统筛查可以检出绝大多数的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为了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和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对于严重的胎儿发育异常国内医生多建议孕妇引产结束妊娠。但是超声发现的异常除了明显的严重畸形外,还包括一些微小畸形(又称潜在的染色体异常标记)。这些微小畸形文献报道和胎儿染色体异常(多为非整倍体aneuploid)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些年轻产科医生对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去深入了解,解释的比较含糊,不能替患者解惑。关于这方面做个简要梳理,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

颈项透明层宽度(nuchaltranslucencythickness,NT):

NT指胎儿颈项背部皮肤层与筋膜层之间软组织的最大厚度,反映皮下组织内淋巴液体的积聚。妊娠14周前胎儿淋巴系统未发育健全,少部分淋巴液聚集在颈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内,形成NT。14周后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聚的淋巴液迅速引流到颈内静脉,NT随之消失。16周后改称颈后皱褶皮层厚度(nuchalskinfoldthick)。

NT检查时间应在11-14周。

声像表现为颈部皮下无回声层

11-14周(NT)正常值小于3mm,大部分是2.5mm,大于等于3mm发生胎儿异常的可能性增加;14-22周(NF)≥6mm视为异常;高龄孕妇可适当放宽。

遗传、解剖结构异常或感染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是NT增宽的原因,有的到孕中期还会发展成颈部淋巴水囊瘤(cystichygroma)。报道称早期NT增宽者10%合并染色体异常,主要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45X0(Turner’s综合症)等。此外还要排除心脏畸形,胎儿水肿,胸腔占位病变,骨骼发育不良、双胎输血综合症的受血儿等非染色体异常。总的来说,约80%-90%NT异常属一过性病变,胎儿正常。

如果NT厚度超过3毫米,会提示胎儿患有某种染色体疾病,或是发育不良。有必要进一步做唐氏筛查,唐氏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妈妈静脉血来进行检测,这是一种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通常是在孕14~18周进行的。如果血清筛查呈阳性的孕妈妈,还需要再做羊水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处理方法。

透明隔间腔(cavumseptumpellucidum,CSP)

透明隔是两侧侧脑室前角中间的间隔,由灰质细胞和神经纤维两层薄膜组成。在胎儿4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一条中缝,然后发展为分离的两个小叶,两小叶之间的间隙即CSP。

CSP前界为胼胝体膝部,上方为胼胝体干、后为穹窿柱与胼胝体的汇合点,下方为胼胝体嘴部和穹窿体部,侧壁为透明隔小叶。

正常情况此腔在出生后逐渐闭合消失,如到一定年龄尚未融合且由脑脊液充填即形成先天性第五脑室。由于内壁无室管膜和脉络丛,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脑室系统。

研究表明CSP显示率在胎儿15周时为40%,16-17周为82%,18-37周%,38-41周79%。CSP平均宽2-9mm,宽度随孕龄及双顶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孕末期略下降。晚孕期CSP存在是胎儿脑中线结构发育良好的表现。看不到CSP或CSP异常增宽可能提示脑发育异常,应进一步详细检查。

在儿童和成人宽度>3mm有临床意义,在胎儿一般视CSP宽度大于10mm为异常,需密切监测。

产前超声不能显示CSP被看成是先天颅内发育异常的线索,包括胼胝体发育不全(常伴脑室扩大,胎头横切面脑室似泪滴状)、全前脑、裂脑畸形、视-隔发育不全、先天性透明隔移位等。

CSP异常增大见于透明隔囊肿、染色体易位、脑积水,而成人癫痫、精神分裂与此也密切相关。

颅后窝池增宽(enlargedcisternamagna)

也称颅后凹池扩大、Magna囊扩大,指胎儿小脑池与颅骨内侧面前后径的距离≥10mm。

后颅窝池增宽与胎儿单倍体异常尤其是18三体有关,还见于蛛网膜囊肿、Dandy-Walker畸形等。如无其他异常并存,可行超声及其他影像检查随访观察。

精彩很多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8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