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亲自为爱人做麻醉rdqu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蒋飞四川医院麻醉科指导

黄绍强复医院麻醉科

大海(我的爱人)因边缘性前置胎盘,38+2周入院准备行剖宫产术。

麻醉经过

6点钟起床饮入少量清水,7点钟入室(这里声明剖宫产手术没有看时间,因主刀当天手术较多,提前安排到早上7点钟手术),行心电监护。

入室生命体征:BP/71mmHg,HR78bpm,SPO%。用18G的静脉留置针建立好静脉通路,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ml。

同时右侧卧位于L3-4棘突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侧入法穿刺,穿刺顺利,腰麻针见脑脊液通畅后推注局麻药布比卡因10mg,置入硬膜外导管5cm,伤口长敷贴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翻身后开始导尿,床稍左倾,右臀下垫薄枕,1分钟后测绝对平面T8,2分钟后测绝对平面T6(相对平面T4或更高)。

将床头稍摇高,此时血压78/46mmHg,考虑平面稍高及仰卧位低血压,将床稍左倾、右臀部垫高,同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ug,血压回升正常。

手术过程顺利,我的儿子顺利出生啦!手术过程中无牵拉反射。手术历时40min,术中共输晶体液ml,失血ml。

手术结束后硬膜外推注稀释后的氢吗啡酮0.3mg,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镇痛泵配方:0.%罗哌卡因40ml+NSml+1.7mg氢吗啡酮,泵注3ml/h,追加剂量5ml。

术后送回病房,由我全程照顾。回病房后头垫枕头平卧,术后2小时双下肢开始恢复知觉,3小时双下肢肌力开始逐渐恢复,6小时后下肢肌力感觉完全正常。

术后4小时有了饥饿感后进食稀粥,进食后精神明显好转。术后7小时左右肠道开始排气,8小时将床摇至半卧位,24小时开始下床活动。

第二天因能正常饮食,停止大部分静脉液体输注,术后48小时伤口无明显痛感,但觉腹部、会阴、双侧大腿有轻微瘙痒不适。

术后第三天暂停硬膜外镇痛,同时拔出导尿管,拔除后发生明显的尿潴留,4小时后仍不能小便,诉腹胀,遂再次置入导尿管。第二次置入导尿管后8小时,再次拔出导尿管,自己能够小便。

术后第四天出院。

这次产科围术期之旅虽然较为顺利,让我感悟很多,其中关于产科围术期快速康复的一些重要理念,仍有很多外科医生、护士及大多数家属仍然不够明白了解。

作为一名围术期麻醉医生,有必要将一些新的理念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1

术前禁食禁饮

对于大部分病人没必要在术前一晚即开始禁食,没有特殊误吸风险的手术病人允许口服清液体至麻醉前2小时,进食固体食物至麻醉前6小时。

术前一晚和术前2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可减轻病人围手术期口渴等不适感,对于实施大型手术病人有助于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和缩短住院时间。

择期剖宫产麻醉前禁食6~8小时(视食物种类而定),对于接受择期手术的非复杂妊娠患者,麻醉前2~3小时可摄入清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不含果肉颗粒的果汁、碳酸饮料、清茶以及运动饮料等)。

2

术后镇痛

产科手医院选择静脉镇痛,然而静脉镇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镇痛效果个体差异性大,并发症较多如恶心呕吐、便秘、困倦等不良反应。

通常连续硬膜外镇痛是较好的选择,但因术后缺乏管理,导管脱落发生率高、尿潴留、皮肤瘙痒等因素,硬膜外镇痛被很多麻醉医生放弃。

若采用硬膜外镇痛,应加强围术期管理。

建议鞘内或硬膜外单次使用0.3mg氢吗啡酮注射液,镇痛时间可维持12-24小时,与盐酸吗啡注射液相比,氢吗啡酮注射液导致的瘙痒症状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术后呼吸抑制的并发症较少。

从加速术后康复的角度来说,硬膜外导管可以考虑术后24小时拔除,没有硬膜外导管,产妇活动更加方便,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也可以减少。

如果还想使硬膜外镇痛覆盖到术后更长时间,可以在拔除硬膜外导管时追加氢吗啡酮0.3mg。

同时建议停止硬膜外镇痛后不应立即拔出导尿管,建议12小时后拔出尿管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3

术后早期进食

无论是产科手术还是其他科室手术,术后病房护士向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医生、某某护士说一定要等到打屁后才能吃东西”,然而有些患者术后几天都未肠道排气,禁食时间大大延长。

现在是倡导快速康复的医疗时代,然而这样愚昧的观念却还深深的印在病房护士、医生、甚至麻醉医生的心里。

术后肠麻痹可推迟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时间,是延长患者术后(尤其是腹部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预防术后肠麻痹的措施包括:多模式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控制液体入量、实施微创手术、使用选择性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不留置鼻胃管、咀嚼口香糖、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等。

一般产科手术术后尽量不中断经口进食。

除恶心呕吐高危患者,大部分产科病人可在术后6小时内恢复包括清流食在内的经口进食。早期进食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加速患者早期康复。

4

术后是否去枕平卧

为预防腰穿后脑脊液外漏所致的颅内压下降而引起的血管性头痛,而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去枕平卧6-8小时是一项实施多年的护理常规,其陈旧理念也一直延伸到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当中。

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多数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及术后不习惯去枕平卧,去枕平卧改变垫枕睡眠习惯使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加重了腰背部的不适感,可造成患者心理紧张。

加之医护人员过分渲染,可能增加了患者头痛的精神暗示作用。

且大量研究证实:随着穿刺技术及穿刺针的改良,脊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并未减少术后头痛的发生率,反而增加了患者术后不适感。

建议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去枕平卧不必列为常规,对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在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围术期垫枕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头痛的发生率,垫枕更符合患者颈部生理弯曲,改善患者的麻醉舒适度。

感悟

经过这一次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做麻醉,一直到术后的照顾,体会到我们在手术室为患者做麻醉可能已经做得非常好,但很多老旧观念仍然盛行在病房,阻碍着患者快速康复。

而麻醉医生要成为真正的围术期医生,必须走出手术室,包括术前访视门诊对患者术前充分的宣教,做最好的评估、为每一个患者制定最好的术前准备方案;

开设麻醉大课堂,让医院护理部、部门领导、手术科室医生聆听我们的讲座,借此机会改变他们陈旧的观念,与手术科室充分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麻醉科在围术期快速康复中的重要性;

科室安排数人积极参与术后访视与术后快速康复宣教,积极参与术后急性疼痛个体化治疗,为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镇痛方式,积极参与术后的多模式镇痛管理。

最近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是我们麻醉医生的福音,也是麻醉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做好麻醉分内的工作并不断开拓创新,使麻醉医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让患者尊敬、让医院同仁欣赏,让领导认可,才会提高我们麻醉医生的地位与收入。

以上表述观点若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SpiesCD,BreuerJP,GustR,etal.Preoperativefasting.Anupdate[J].Anaesthesist,,52(11):-.

[2]江志伟,黎介寿.规范化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6(1):44-46.

[3]廖光东,罗东,姚强等.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33(8):-.

[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33(9):-.

[5]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麻醉学杂志,,35(2):-.DOI:10./cma.j.issn.-6..02..

[6]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54(6):-.DOI:10./cma.j.issn.-..06..

[7]袁凯涛石汉平《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指南:外科临床营养》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7(1):-.

[8]张灵威,李小静,高亚蕾等.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垫枕和去枕平卧对术后头疼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5(3):-.DOI:10./j.issn.-X..03..

[9]高静华,张敏侠,王爱华等.剖宫产术后平卧不去枕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11):70,62.

[10]李忠田,景勇,屈伸等.蛛网膜下隙穿刺术后去枕平卧的疑义与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18(6):.DOI:10./j.issn.1-..06..

[11]张慧丽,严海雅,姚培琴等.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产妇体位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3(34):25.DOI:10./cma.j.issn.-..34..

[12]李丹,陈琦,康宇等.硬膜外腔注射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37(4):-.DOI:10./cma.j.issn.-..04..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6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