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是导致年龄20到65岁的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我国,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50%发生视网膜病变;病程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80%发生视网膜病国际糖尿病研究资料证实患糖尿病8年后视网膜病变占50%。
糖尿病视网膜病被广泛分类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
1)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特征是血管膨胀、微动脉瘤(血管变弱)。糖尿病视网膜病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这些最初变化并不会导致任何视觉上的症状。
2)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特征是新血管形成。此时异常的新血管在视网膜的表面生长。这些脆弱的新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血液流到眼睛的中间部分而阻碍视力。甚至失明。
治疗
尽早诊断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预防并发症和失明。
激光疗法可以为很多出现糖尿病黄斑浮肿的患者预防视力损伤。使用强大的激光束对准黄斑中渗漏的视网膜血管。将血管封闭和预防进一步的渗漏。此方法可以停止视力的下降甚至是恢复视力。
治疗的目的是破坏患病的组织和停止视网膜病恶化。事实上,该治疗方法可以将严重的视力损伤减少60%。研究也显示激光凝固法可以大大降低增生性视网膜病患者的罹患失明机率。
少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会因为眼睛内部大量出血而失明。现在,眼科专家可以去除眼睛中间部分的血液和疤痕组织。这项手术称为眼睛玻璃体切除术。接受眼睛玻璃体切除术后,病人通常可以看得很清楚并且可以自己自由走动。有时候,手术后的眼睛恢复足够的视力并使病人可以重新阅读或驾驶。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要防止视网膜病变,除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外,还要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可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并使病情加重。吸烟可使血管痉挛,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另外,眼部保健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营养状况、消除疲劳,对糖尿病患者保护眼睛大有益处。糖尿病患者在看电视、书报时,不可久视,稍感疲劳时应适当休息片刻,闭目静养10分钟左右,或采用远眺法,观看远处的建筑物、树木等,以保护视神经,缓解视疲劳。每日旋转双目10~14次或紧闭少时,而后大睁数十次,这有助于增加眼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