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郭俊
“教练,终于治好了,我可以过来继续训练了!”医院眼科病房,残奥会冠军陈女士(化名)激动的给教练打了通电话。
图源:视觉中国
训练刻苦奥运冠军却被“它”击倒
陈女士今年34岁,双眼自幼视力较差,30余年来视力逐渐下降,10年前被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小眼球,双眼虹膜缺损”。
年,经相关测试及审核,陈女士开始成为中国残奥会运动员,她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从不轻言放弃,训练期间大伤小伤受过无数次。一直以来,陈女士作为绝对的主力,带领中国队屡屡获得佳绩:年、年亚州残运会冠军,年世锦赛第一名,年、年残奥会第二名,蝉联第七、八、九届全国残运会冠军。
一年前,在一次训练后,陈女士感觉右眼前出现白影遮挡感,伴白影晃动感,辗转于北京、医院,均认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未进行手术治疗。
最近,陈女士感到双眼疼痛得越来越厉害,视物模糊加重,于11月1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医院院长洪朝阳主任医师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眼晶状体脱位,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双眼球震颤。”
洪朝阳建议应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导致陈女士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右眼晶状体全脱位,且晶状体核很硬,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确实风险很大。家住在云南的陈女士和家人商量之后,一致决定医院进行手术。针对该特殊病例,洪朝阳主任医师术前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独特方案,采用了最简单、对病人损伤最小的手术方法。
图源:医院
高难度手术后回归训练继续为国争光
11月14日上午,洪朝阳率医院眼科主任徐洁慧主任医师、副主任温积权副主任医师等为陈女士展开“右眼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如期开展,但手术并不轻松。由于患者双眼视力极差,眼睛有小眼球眼球震颤,白内障核非常硬等因素,手术时,眼内大出血的风险很大,可能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手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最终成功摘除了白内障。该手术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残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