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丨外伤性轴外出血死后MSCTM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5.html
目的:评估死后原位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原发性创伤性轴外出血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法医学检验颅脑外伤死者和10例非创伤性对照者,尸检前均行原位头颅MSCT和MR检查。从检测轴外出血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分析两种成像所见形态。使用McNemar检验统计显著性。κ值统计各型轴外出血的观察者间以及MRI、CT和法医病理学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出血部位的检测分析表明,CT和MRI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2%、92%和90%、83%和94%。MRI在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方面比CT更敏感(P=0.),而在检测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部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和P=0.)。观察者诊断所有轴外出血类型的一致性很高(CTκ=0.76;MRIκ=0.77)。两种成像形态的一致性几乎完美(观察者1和2κ=0.88)。结论:CT和MRI作为外伤性轴外出血的法医学诊断工具具有相当的潜力。不仅在法医学上而且在临床上有价值的是,大多数薄层出血都无法通过放射学评估获得。关键词:创伤性轴外出血;死后多层螺旋CT;死后MRI;法医神经病理学;相关性

[Figure1]

图1.在一名75岁男子发生致死性机动车事故后,在法医病理学检查和两种影像学检查中描述了弥漫性双侧硬膜下(长箭头)和蛛网膜下腔(短箭头)出血。与CT相比较,MRI可以更好地显示硬膜下间隙(箭头)内的早期重力性硬膜下积液液平面及其解剖细节。a:Flechsig(注:德国神经解剖学家)法切割后获得的大体解剖标本(底面观视图,FR-右前)。b:切除邻近颅盖软脑膜后的脑组织大体解剖俯视图,显示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R-右前)。c: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d:横断T1加权MR图像(/14)。e: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f:横断梯度回波MR图像(/8;翻转角度15°)。

[Figure2]

图2.在一名67岁男子因森林采伐机造成的意外钝性颅脑外伤死后,在法医神经病理学检查和两种成像的形态中描述了硬膜外(箭头)、硬膜下(长箭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短箭头)。a:Flechsig法切割后获得的大体解剖标本俯视图(FR-右前)。b:从颅盖内侧观察左侧扩张性顶部硬膜外出血(FL-左前)。c: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d:横断T1加权MR图像(/14)。e:横断T2加权MR图像(3/90)。

[Figure3]

图3.一名65岁女性跌倒后第四脑室内出血(白色箭头),由两名神经放射学医生对两种成像方式进行独立评估。法医神经病理学未能证实影像学上的明显改变。a: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b:横断T1加权MR图像(/14)。c: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

[Figure4]

图4.一名29岁女性自杀上吊死后,大脑浅静脉(白色箭头)充血、扩张导致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错误诊断(白色箭头)。a:从邻近颅盖骨松解大脑和软脑膜后获得的大体解剖标本俯视图。充血、扩张的浅静脉(白色箭头)清晰可见。b: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c:横断T1加权MR图像(/14)。d: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e:横断T1加权梯度回波MR图像(/8;翻转角度15°)。

[Figure5]

图5.一名7岁男孩在致命性自行车事故后,发生左侧蝶-顶骨骨折(白色箭头)伴有薄层硬膜外出血。仅在使用CT作为辅助检查发现骨折线(白色箭头)后,才能回顾性推断存在薄层硬膜外出血。a:Flechsig法切割以及分离带有软、硬脑膜的大脑后,获得的左侧颅底内侧俯视图。左骨折线(白色箭头)位于前颅窝和中颅窝之间,朝向顶骨。b: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c:使用骨骼扫描协议进行回顾性横断非增强CT扫描。d: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e:横断梯度回波MR图像(/8;翻转角度15°)。

[Figure6]

图6.一名22周婴儿摇晃受力后双侧硬膜下出血死亡。薄层硬膜下出血仅在法医神经病理学检查中检查到。a:大体解剖标本显示颅骨内侧有双侧顶部薄层硬膜下出血(白色箭头)(FR-右前)。b: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c:横断T1加权MR图像(/14)。d: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e:横断梯度回波MR图像(/8;翻转角度15°)。

[Figure7]

图7.一名79岁女性被勒死,右外侧顶部孤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或MR成像均未显示出血。a:大体解剖标本显示右外侧顶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色箭头)。b:使用软组织扫描协议进行横断非接触CT扫描。c:横断T1加权MR图像(/14)。d:横断T2加权MR图像(0/90)。e:横断梯度回波MR图像(/8;翻转角度15°)。

(杭州医学会.7.1下午)

往期链接:

文献阅读丨3.0TMRI扫描仪评估Klingler法固定的死后大脑半球幕上主要白质纤维束和中央核心区解剖结构文献阅读丨法医成人PMMR成像要点文献阅读丨死后显微分辨率人类全脊髓弥散MR成像文献阅读丨新生儿PMMRI的临床应用文献阅读丨COVID-19非幸存者死后早期脑部MRI表现文献阅读丨PMCT显示右心腔内块状和铸状高密度区强烈提示尸检时存在心内血块文献阅读丨寰枕分离的PMCT评估文献阅读丨死亡伪影theArtefactsofDeath:PMCT所见文献阅读丨法医尸检相关新冠核酸阳性案例的肺部PMCT表现文献阅读丨PMCT最新进展:当前文献综述文献阅读丨高腐尸体的PMCT所见和评估文献阅读丨溺死者胃内容物分层的死后CT影像与法医学尸检的比较文献阅读丨醋酸林格尔(AR)造影剂用于PMCTA的评价文献阅读丨洗澡相关死亡的PMCT所见文献阅读丨PMCT鉴定肠梗阻及与死因的关系

文献阅读丨比较PMCT与尸体解剖鉴定颅脑损伤

文献阅读丨MPMCTA对钝性损伤死亡的诊断价值文献阅读丨创伤PMCT综述文献阅读丨儿童PMCT诊断准确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献阅读丨勒死与扼死的PMMRI与PMCT文献阅读丨大面积脂肪栓塞的PMCT/PMMR表现

文献阅读丨PMCT/PMCTA心胸部成像的法医学应用

文献阅读丨自杀死者PMCT表现

文献阅读丨火场尸体法医检验PMCT的价值

文献阅读丨心肺复苏死后CT/MRI表现

文献阅读丨空气栓塞自杀案例的死后CT检查

腹股沟疝术后5天死亡!PMCT发现原来是……

ForensicIssues:PMCT案例(MichaelP.Burke)

虚拟解剖基础Part1:虚拟解剖的技术概述

虚拟解剖基础Part2:尸体现象影像学表现

虚拟解剖基础Part3:虚拟解剖的实践应用

影像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10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