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人尤需注意

白癜风的饮食影响 http://m.39.net/pf/a_4467032.html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外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血肿增大缓慢,一般在2~3周后,由于脑的直接受压和颅底增高两种原因出现临床症状。多数头部外伤轻微,部分外伤史缺乏。早期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血肿到一定量后症状迅速加重。从受伤到发病的时间,一般在1个月。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有的患者本身尚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绝大多数都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关于出血的原因与老年性脑萎缩后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尤以老年人额前或枕后着力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肿瘤受损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引起硬脑膜内层炎性反应形成包膜,新生包膜产生组织活化物质进入血肿腔,使局部纤维蛋白溶解过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后者的抗血凝作用,使血肿腔内失去凝血功能,导致包膜新生的毛细血管不断出血及血浆渗出,从而使血肿扩张。

临床表现:

1.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复视等。

2.血肿压迫所致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轻偏瘫、失语等

3.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如智力下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

中老年人,不论有无头部外伤史,如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应想到本病。

!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因此,即使患者年龄高,亦需尽力救治,只要治疗及时,常能转危为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10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