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物知多少(一)体表肿物是指位于身体表面,发源于皮肤及附属器、皮下深部软组织而在体表可以触及的肿块。体表肿物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是根据其组织学来源分类的。以下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几种体表良性肿物。
1、脂肪瘤
来源: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身体的各处,肩、背、颈、乳房和臀部多见。肿物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一般无疼痛。最初多为隐匿性缓慢生长,长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极少恶变。多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脂肪瘤要考虑脂肪瘤病的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和家族性。
治疗:如果无自觉症状,无碍外观和功能,可以不治疗。对于位置较深的,有触痛的,或者较大的影响活动的脂肪瘤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治疗也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2、皮脂腺囊肿(粉瘤)
来源:由于皮脂腺导管阻塞,腺体内分泌物聚积而形成的囊肿,多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
临床表现:好发于头皮、颜面部及躯干等部位。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质软或稍有张力,高出皮肤,表面光滑。中央可见黑色小孔,可挤出白色豆渣样物,可闻及臭味。常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临床症状,重者可破溃流脓。若处理不当,病情会有反复。少数会进展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治疗:手术完整切除囊壁及内容物,若囊壁有残留,会增加复发几率。彻底清创,精细缝合。急性感染期的皮脂腺囊肿,应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手术。
3、皮样囊肿
来源: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表皮细胞偏离原位,沿胚胎闭合线处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临床表现:好发于眼眶、眉弓外侧、鼻部及下颌部。半数患者出生时即已出现,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皮下结节,质地可软可硬,肿物位置深,常与下方骨膜粘连,活动度差,不易推动,一般无瘙痒疼痛。
治疗: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时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皮样囊肿囊壁较薄,内包裹有毛囊、汗腺、皮脂腺、毛发、纤维组织等,且位置深在,与骨膜粘连较重,手术难度较大,应彻底切除囊肿和粘连的骨膜,否则术后极易复发,二次手术难度明显增大。
4、痣
来源:表皮、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巢状排列,是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全身各处都可能生长。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其中交界痣和混合痣有恶变风险。可凸出或不凸出皮肤,颜色为黑色或者褐色,皮内痣和混合痣可有毛发,交界痣没有毛发,边界清楚。发生于手掌、足趾及外阴部的黑痣几乎均为交界痣。
治疗:痣为良性病变,每个人都长有黑痣,所以绝大部分都不需要治疗。手掌、足底、外生殖器处的黑痣易发生恶变,建议密切观察,及时手术切除。另外,如果痣出现不断增大、形状不规则、破溃出血、瘙痒刺痛、周围出现“卫星灶”等情况,都提示有恶变可能,应及时就医。
5、神经纤维瘤
来源:神经系统来源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可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真皮或皮下,严重者也可以累及深处组织。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结节或肿块,质地松软,面部的体积较大的神经纤维瘤会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若同一患者有多个神经纤维瘤,周身有6个以上的咖啡牛奶斑,合并有骨骼的异常,有腋窝或腹股沟雀斑样色素斑,有家族遗传史,应考虑I型神经纤维瘤病。
治疗:单发的或数量较少的体积适当的神经纤维瘤,可以考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多发的或体积很大的神经纤维瘤,手术无法全部切除,应重点去除影响功能的瘤体。神经纤维瘤往往血供丰富,大的神经纤维瘤应备血,往往不能完整切除,术后复发可能性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