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en静脉瘤样畸形治疗进展的单中心经

研究背景

Galen静脉瘤样畸形(VGA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所占比例小于1%,但其精确发病率尚无报道,VGAM瘤样扩张的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明确,Galen静脉位于脉络膜裂处的蛛网膜下腔,其发生与脉络丛的胚胎发育相关,Berenstein等人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因前脑正中静脉(Galen静脉的前体)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动静脉瘘,VGAM还可进一步分为脉络膜型与侧壁型,其他的皮层软膜或硬脑膜动静脉瘘造成的Galen静脉(胚胎学上发育正常)异常扩张称为Galen静脉瘤样扩张(VGAD),而仅有Galen静脉异常迂曲而没有动静脉瘘的类型成为Galen静脉曲张。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神经外科Alejandro等人对该院11年间的45例新生期后的VGAM患者的进行分析,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作者回顾性收集了该院-年间的例VGAM患者,并将其分为脉络膜型、侧壁型和VGAD,同时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新生儿期与新生儿期后,最终共纳入45例新生儿期后的VGAM患者,其中33例为脉络膜型、12例为壁型。该研究通过Jones等提出的5分值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0-4分,0分为死亡,4分为正常。1-3分分别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功能缺损、轻度功能缺损。

研究结果

去除掉VGAD以及曾经在外院治疗过等因素的病例后,共纳入45例VGAM患者中,2例发生死亡(4.4%),其他影像学治愈及正接受分期治疗的患者中,30例患者(66%)神经系统功能及发育是正常的(评分=4分),9例患者(20%)伴有轻度功能障碍(评分=3分),4例(8.9%)伴有中度功能障碍(评分=2分)。另外,17.7%的患者在部分栓塞后出现软膜血管侧支循环形成,而完全栓塞后的患者软膜侧枝循环消失。

图1脉络膜型与壁型VGAM患者的预后

图2足月患儿,表现为面部静脉扩张、大头畸形、发育迟缓,A-D患儿10月龄时诊断为VGAM,头颅CT及核磁提示Galen静脉及供血动脉扩张,E-F左椎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脉络膜后外侧动脉供血,G-H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脉络膜前动脉供血,静脉期表现为镰状窦狭窄和两侧颈静脉球发育不良,I-J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额外供血,向扩张的前脑正中静脉引流K-L脉络膜前动脉超选造影显示扩张的供血动脉及瘘口。

图3A-B大脑前动脉超选示另一供血动脉,C首次栓塞后注胶,D残余瘘口,E-F6个月后二期手术,可见残余瘘口,G-H二期手术后血供显著减少,I-N6个月后造影示VGAM完全栓塞,O-PMR示完全栓塞,脑组织发育正常、MRA示正常血管网。

目前,通常认为VGAM发生于胚胎发育的6周与11周,且有报道显示其具有基因易感性,RASA基因突变可能与其相关。不同于其他类型AVM,立体定向放疗对其治疗效果有限,对于新生期后的VGAM患者,分期栓塞后若血流显著变缓可行放疗治疗以达到完全栓塞的目的。

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VGAM的首选治疗方式,此研究中完全栓塞率达到82.2%,主要并发症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梗死。分期治疗可显著降低治疗风险,经过治疗,大部分患儿可正常生活。

(医院张颖影组稿,医院张小曦编译,医院张琪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nzwmlz/6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