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通常对循环影响较大,也是广大麻醉医生最为担心的麻醉方式之一。如果蛛网膜下隙阻滞超过T4以上,则会对机体产生诸多紊乱,是围术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因素之一。
本期,我们从《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一书中找出典型病例分享给大家:
患者:
女性,32岁,因“孕3产0孕39周,胎儿窘迫”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血压/69mmHg,心率97次/分,产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既往无手术史。
取L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过程顺利,遇有明显落空感后,向硬膜外穿刺针内套入腰穿针,有明显刺破感后,拔除腰穿针内的针芯,随即见清亮脑脊液滴出,证实腰麻穿刺成功;向腰麻针内注射0.5%罗哌卡因2.6ml,注射完毕后拔除腰麻针,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
2分钟后测平面至T6,测血压89/52mmHg,心率63次/分。手术开始,距麻醉开始约5分钟,发现患者呼吸费力,张口但不能说话,仅以摇头回答麻醉医师的询问,两上肢麻木,眼结膜充血,鼻塞,仅张口大口呼吸,血压71/40mmHg,心率50次/分,SpO2由术前的99%降至85%~89%,测麻醉平面T2。
在排除全脊髓麻醉的可能后,立即加快液体输注,增加一条静脉通道,共输入ml乳酸林格液,胶体液ml;同时静脉给予麻黄碱15mg,同时加压面罩给氧,SpO2维持在92%左右,10分钟血压回升至90/50mmHg,监测尿量ml。
手术历经30分钟,结束后测麻醉平面上至T4,下肢针刺有痛感并能活动。送麻醉后恢复室,40分钟后麻醉平面降至T8左右,1小时后阻滞平面降至T10左右,安全送回产科病房。
术后随访患者术中情况,诉当时呼吸极度困难,无法发声,虽然意识仍清醒,但由于心里极度紧张表现得异常烦躁,不能完全配合。
分析讨论:
患者系妊娠妇女,体型亦偏小,身高不足cm,采用常规腰麻剂量的局麻药注射,剂量相对正常体型患者偏大;穿刺针斜面朝向头端,使药物易于向头端方向扩散,导致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药物作用高峰时可达T2水平。麻醉医师观察仔细,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指标,注重必要的测试阻滞平面,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那么,针对围麻醉期突发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我们有哪些思考?
1.有时针已穿入蛛网膜下隙,但无脑脊液流出,或流得很慢,是由于针孔贴在马尾或其他组织上的缘故,这时可将针头转动后,脑脊液即可流畅。
2.进针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止刺破椎管内静脉丛而出血,或刺到椎管对侧的骨膜时,会感到很硬,针不能前进,亦无脑脊液流出,证明是穿刺过深。
3.穿刺困难者可改换间隙,或改换体位(坐位)后很易成功。可调整体位来达到所需的平面。一般于注药后20分钟内平面即已“固定”。
4.对于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潜在可能,故实施时应加强监护,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可小剂量分次注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脊髓腔中有三层脊膜,从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空隙为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与覆盖于脊髓上的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即是局麻药与神经根发生作用的部位。在实施蛛网膜下隙阻滞操作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脊柱从内部的椎管到外部的皮肤韧带等重要组织,它们依次为:
1.脊髓:
脊髓位于脊髓腔内,浸泡于脑脊液中。成人脊髓上起于枕骨大孔,下终止于第1腰椎体下缘,或第2腰椎体上缘。在L1以下的脊神经分开成为马尾,在此部位进行穿刺时不易损伤脊髓,因马尾浮于脑脊液中,对穿刺针的冲击有一定的避让作用。为避免蛛网膜下隙穿刺损伤脊髓,应选择第2腰椎体以下棘突间隙穿刺,成人一般选择L3~4间隙穿刺。成人脑脊液为~ml,脊髓腔内的脑脊液为25~35ml,pH为7.4,是无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脑脊液压力为0.7~1.7kPa(相当于7~17cmH2O)。
2.韧带:
在棘突上面与棘突相连接的韧带,称棘上韧带。连接于上下棘突之间的韧带为棘间韧带。棘间韧带的下面,脊髓腔之后部即黄韧带,是质密、坚实、有弹性的纤维层。穿刺时有突然阻力减小的感觉,即针穿过了黄韧带进入了硬膜外腔。如再向前进针1~2cm就会有针刺破薄纸的感觉,即穿过了蛛网膜,取出针芯会有脑脊液流出,证明已穿刺入蛛网膜下隙。
总结以上,蛛网膜下隙穿刺针从外向内的经过顺序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至针孔尾端有脑脊液滴出,此为穿刺成功的标志。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解剖是关键!
参考文献及更多案例:详见《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该书针对61种围麻醉期高危害性突发事件及5类严重威胁医患安全的突发事件,按原因分析、应对策略、思考以及案例分享思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让麻醉医师轻松面对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推荐阅读:
《全身麻醉期间过敏性休克带来的挑战》《围麻醉期全身麻醉突发过敏性休克的危害》《围麻醉期突发高血压危象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面对苏醒期躁动,如何从容应对?》《围麻醉期突发脑血管意外的应对策略》《围麻醉期脑血管意外,不堪生命之重的麻醉医师如何避之?》《围麻醉期突发局部麻醉药急性中毒》《围麻醉期应用丙泊酚突发性幻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