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是儿科最常见的一个技能操作,尤其是白血病患儿,诊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腰椎穿刺,那什么是腰椎穿刺?腰椎穿刺前家长和患儿需要准备什么?腰椎穿刺后需要注意什么?欢迎参考:儿童腰椎穿刺护理知识知多少
一、什么是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通过穿刺针采集脑脊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是通过穿刺第3-4腰椎或4-5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测定脑脊液压力,抽取脑脊液检查或注入药物进行治疗的一种诊治方法。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治疗方法。
二、腰椎穿刺术的体位
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三、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
1.诊断性
⑴检查脑脊液的性质成分,对诊断颅内炎症(脑膜炎、脑炎等)、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寄生虫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⑵测定颅内压力,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或减低。
⑶检查脑脊液的动力学,了解椎管内是否阻塞及其程度。
⑷注入造影剂或核素等介质以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2.治疗性
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某些颅内炎症时,放出有刺激性的脑脊液以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
⑵鞘内注入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等。鞘内给药,不经过血脑屏障可使药物随脑脊液循环自然到达蛛网膜下腔各脑池,并弥散在整个脑室系统,短期反复给药,可使药物维持一定的有效浓度,是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和治疗颅内感染的方法,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禁忌症
1.颅内压明显增高,已有脑疝或疑似脑疝迹象者。
2.穿刺局部感染(或脊柱结核)、腰椎畸形或骨质破坏。
3.垂危、休克及躁动不能合作者。
4.穿刺部位或颅底骨折脑脊液漏,腰穿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5.高位颈段脊髓肿瘤,腰穿后可至脊髓急性受压,出现呼吸麻痹。
6.出血倾向。
五、儿童血液患儿治疗全程需要做的腰椎穿刺次数: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低危者化疗期间约需穿刺15次,维持治疗期间6次;中危者治疗期间约需穿刺11-17次,维持治疗期间8-10次;高危者治疗期间约需穿刺13-21次,维持治疗期间9次。腰椎穿刺的次数会根据病种的分型不同而决定。
六、腰椎穿刺术前患儿及家属准备:
1.家属知晓患儿此次腰椎穿刺的目的,配合医生签署同意书。
2.操作前患儿排空大小便,以减少术后早起排便的不便。
3.对于较大患儿可以通过沟通取得配合,对于年纪小难以配合的患儿可以提前镇静后操作。
4.穿刺前60-90min以腰椎穿刺部位为中心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范围为长4cm×宽3cm(以平行脊椎方向为长),用量为2-2.5g,用5cm×6cm的透明服帖或保鲜膜覆盖,以减轻腰椎穿刺带来的疼痛感,提高腰椎穿刺成功率。
七、鞘内给药
鞘内给药,不经过血脑屏障可使药物随脑脊液循环自然到达蛛网膜下腔各脑池,并弥散在整个脑室系统,短期反复给药,可使药物维持一定的有效浓度,是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和治疗颅内感染的方法,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八、腰椎穿刺术后注意要点
1、腰穿后按压穿刺点至少15分钟,按压至不出血为止,去枕平卧位4-6小时,使头部和躯体保持同一水平,不可抬高头部,四肢不需要限制活动。一切生理需要均需在该体位下进行,以免改变体位引起头痛、腰痛。进食、水时可以采取侧卧位,注意速度要慢,以免引起呛咳。
2、注意患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发生。头痛是最常见的,多因颅内低压所致,平卧时头痛减轻,坐位/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一般5~7天缓解。若有头晕应延长平卧时间至24小时,多饮温开水并及时告知医生。
3、保持穿刺口处纱布敷料干结,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不要沾水或撕掉敷料,24小时内不可沐浴,避免潮湿或松脱,若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注意观察患儿伤口疼痛时间,一般为1-2天。术后腰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主要与神经根受到刺激有关,一般为1-2天可以缓解。为了缓解或减轻腰痛症状的发生,在腰椎穿刺术后6h及术后2天每天2-3次予神灯照射治疗,通过照射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神经末梢、淋巴管和皮下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
5、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也是已发腰背痛的重要因数,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语言影响孩子配合治疗,避免给患儿不良暗示而增加其恐惧心理,可以给患儿听音乐或或讲故事等。
孙逸仙儿童血液专科,为您提供专业、权威、贴心的儿童血液肿瘤诊疗服务!
图文:隋晓丽,唐冬燕责编:张亚停审核:钟婷审核发布:周敦华孙逸仙儿童血液专科简介:小儿血液专科成立于年,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同类学科,也是最早被授予硕士点和博士点单位,为医院4个重点专科之一。技术力量雄厚,医疗科研水平强劲。历年来共承担了CMB、“”、国家级、省部级等各项科研项目与攻关近30项,先后获得国家医药科技大会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其中“儿童脐血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获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全国小儿血液病化疗协作组成员和广州地区小儿白血病化疗协作组组长单位,中国小儿脐血移植协作组组长单位和中国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组长单位。与美国Duke大学、佐治亚大学、医院、香港中医院医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小儿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尤其是G6PD缺陷症、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等实体瘤的诊治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5年治愈率80%以上,达国际先进水平;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达国内领先水平;脐血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处国际先进,移植治疗白血病达国内领先。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