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能够比较准确评估囟门未闭的婴儿蛛网膜下腔的宽度。蛛网膜下腔的宽度对于评估婴幼儿脑萎缩、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非常重要。
蛛网膜下腔的测量一般采用高频探头经前囟做冠状断,取Monor孔水平的断面测量,一般可以选择以下三个部位测量(图1):
图1蛛网膜下腔的测量。三角箭头:上矢状窦,细长箭头:右侧半球第一个脑沟。
SCW=SinoCorticalWidth,窦皮质宽度:测量上矢状窦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距离;
CCW=CranioCorticalWidth,颅骨皮质宽度,测量硬脑膜与皮质之间的距离;
IHW=InterHemisphericalWidth,大脑半球间距,在大脑正中裂测量两个大脑半球致的距离。一般选在右侧半球第一个脑沟处测量。
上述数值中以IHW最有意义。
下表中的数据来自香港学者,根据名足月健康的中国婴儿中使用超声检查来评估蛛网膜下腔测的测量结果。
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括号内的数值为95%可信区间值。
蛛网膜下腔增宽的主要原因:
婴儿期蛛网膜下腔的良性扩大(见下文详解)
脑萎缩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参考文献:LamWW,AiVH,WongV,etal.Ultrasonographicmeasurementofsubarachnoidspaceinnormalinfantsandchildren.PediatrNeurol;25:-4.
相关链接:
儿科超声正常值(一):肠系膜淋巴结
儿科超声正常值(二):膀胱测量
附录:婴儿蛛网膜下腔良性扩张(Benignenlargementofthesubarachnoidspacesininfancy)
婴儿时期蛛网膜下腔良性扩张(BESS或BESSI)也称为良性脑室外外脑积水(BEH),顾名思义,是在婴儿期蛛网膜下腔的良性扩张。它通常累及额叶蛛网膜下腔,其临床表现为巨颅或前额部隆起。是最常见的头部增大之病因。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在大多数病例中,有巨头畸形家族史。
通常是婴儿体格检查时发现头颅特别是前额部增大。这些患者通常神经发育和检查正常,没有外伤史。
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大脑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变化,在额区出现的短暂的脑脊液积累。可能是由于在矢状窦的蛛网膜下腔内的蛛网膜颗粒的的延迟发育所致。
超声、CT和MRI均可显示本病的以下特征:
双额前区蛛网膜下腔和前部大脑半球间隙扩张,脑脊液集聚。蛛网膜下腔扩张的截断值,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与患者年岁相关,一般采用以下数值:
新生儿IHW5mm;
一岁以内的婴儿IHW8.5mm。
邻近脑回没有扁平化,脑沟脑回清晰。
脑室正常大小,对周围脑组织无压力影响,无脑萎缩。
扩张蛛网膜下腔内为非血性液(MRI)。
注意与硬膜下积液鉴别,硬脑膜下积液时上矢状窦会移位或消失。
虽然这些发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良性的,但出现硬膜下出血的风险增加,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轻微的创伤。少量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脑积水,这可能就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预后:大部分会在在2岁时自行消退。尽管巨头症可能会持续下去,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蛛网膜下腔液的液体将会逐渐减少。尽管大多数有外部性脑积水的儿童表现良好,但也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儿童表现出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精神运动迟缓。
图2蛛网膜下腔良性扩张,6月龄男婴儿,头大就诊。
图3蛛网膜下腔良性扩张CT所见。
赞赏